消除全球治理赤字 共享世界和平安全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4日        点击数量:3294

“共享安全:世界和平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5年07月10日 1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海瑞

    2015年7月4日至5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承办的“共享安全:世界和平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近170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体系、国际安全等多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国际“旧秩序”崩塌与“新秩序”的重构

  对于二战以来国际安全体系的变迁与发展,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国际旧秩序已经坍塌,新秩序还在重构与演化。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荣誉教授巴里·布赞用“国际关系领域的基准时间”来分析这种变迁,认为,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这个世界曾一度处于西方的主导之下,而现在则已不再受西方的主导。这种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世界战争不再是追求强国政治的理性方式。上海社科院黄仁伟副院长指出,中美在一些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合作,是世界秩序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只有世界各大国的共同合作才能阻止世界走向无政府状态。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刘德斌认为,地区冲突、国际热点事件不断是当今国际秩序崩塌的主要标志,而崩塌和重构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全球似乎正步入到一个大融合的世界,这既符合美国利益也符合中国利益,更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认为,现有国际体系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中国需积极参与构建使世界各国共享安全,共享和平。而中国与国际体系的磨合,不是短期、离合式的,这将是国际制度在21世纪一个重大的变迁。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李形教授强调,世界秩序目前正在处于从绝对主导权模式过渡到相互依存相互交错状态,是无秩序、新秩序和世界重塑交织在一起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大国之间的相互博弈。美国丹佛大学中美合作中心主任,《当代中国研究》主编赵穗生指出,美国遏制不了中国,中国也根本不会跟美国对抗,因为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本身也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教授指出,面对国际秩序的变革,日本作为处在亚洲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衔接板块的国家,尤其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局面下,日本对自身身份认同及其所扮角色的困扰和复杂性会进一步增加。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唐永胜教授认为,讨论国际体系变迁、美国霸权的延续或衰退,要考虑到中美之间的战略协调及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中国在目前的国际体系中,结构性权利还很欠缺,没有条件做超出其能力范围的更多事情。国际关系学院国政系主任林宏宇教授认为:避免战争、保证国际安全与和平是国际社会的首要目标,如果对世界“冷和平”状态处置不当有可能导致国际战争的再现与和平的终结。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胡键通过对战后国际冲突管理的模式及其特点研究认为:冷战时期的国际冲突管理明显要优于冷战后时期,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消除全球治理赤字 共享世界和平安全

  在对当前重大国际安全难题及中国在国际安全体系转型中的新角色的探讨中,与会专家热烈讨论认为需消除全球治理赤字共享和平安全。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指出,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在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同时,积极与各方接触,包括同反对派接触,推动有关政府同反对派进行对话协商以解决问题。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认为,全球治理的失灵肇始于大国之间的排斥,这种排斥在新兴大国、传统大国之间尤为明显。日本驻联合国原大使谷口诚关注于日本和亚洲整体的关系发展,认为东亚经济共同体事实上算是已经建立起来了,现在需要的就是互相信任,尤其是日本和中国之间增进互信才能进一步建立起整个东亚共同体,覆盖更多的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研究员对乌克兰危机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乌克兰正处于两个利益集团之间,大国博弈已经影响了乌克兰的国内政治和外交选择,使得乌克兰危机不仅是自身问题,也成为欧洲甚至欧亚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从中美关系和安全秩序的演进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美关系是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变量之一,中美之间找到一种共存的方法,叫功能性伙伴。其中一个主要特点是把相互间的不同与分歧控制起来,相互间的分歧可能消灭不了,但可以控制起来,因此,中美关系的基本面还是比较乐观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教授认为,如何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且忧虑不安于中国崛起的情形下,更好地把握发挥、阐释中国国际安全哲学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平衡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韩国研究所所长魏志江认为,中国的安全理论体系跟相较于西方而言,重视人类安全、国家安全并重,体现了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以及可持续的安全发展,体现了共建安全的共享和共赢新的价值与理念。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周琪教授发言指出,当今全球安全治理的难度加大了,全球治理仍然受大国间关系的主导。全球安全仍然受制于大国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大国间的战略博弈。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办公厅专员李轩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在不断扩展、深化我们对粮食安全认知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跨部门的体系,提高治理,有助于粮食安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东燕认为,区域组织与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领域的合作日益活跃是一种积极的趋势,中国在探索、推动亚洲区域组织安全机制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上责无旁贷。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明进教授认为:新一轮国际安全体系转型有着一定的中国背景,中国的大国地位也要求中国在国际安全的制度层面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谋划,以顺应国际安全体系的转型及中国崛起的现实。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系教授陆伯彬(Robert S. Ross)以军事的视角分析这一变化,认为中国海军的崛起不会出现两个全球海上强国,中美区域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中美海军竞争导致长期的中美东亚均势,中国的崛起将导致美国的全球“单极”地位的瓦解和全球超级强国时代的结束。

   “海陆和合共建”的“一带一路”

  在论及“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对外合作时,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教授指出,传统的地缘政治学说实际上主要是为霸权服务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海陆和合”共建多元共存的国际关系体系。这种新的地缘政治价值理念有利于避免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战略对抗,有利于发挥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地缘经济优势和桥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王义桅所长认为,“一带一路”的安全风险,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有一种可能是既非传统、也非非传统安全风险,这对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尤其是在安全方面是重要考验。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伟光教授认为: 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利益辐射区和合作试验地,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形成合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塔里木大学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院教授安晓平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提出来的包容、共同、共赢发展,这种共同的安全、发展不仅保证了国内的安全,也保证了国际的安全秩序。

  会议还探讨了中国国际关系期刊国际化的前景问题。对于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副主编袁正清研究员认为,中国的国际关系期刊愈具全球视野,国际的学术关怀,国际化的步伐会愈快。刊物需加强与国际期刊的对话交流,以提供国际社会的精神公共产品。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研究所所长,《国际观察》执行主编武心波认为,中国期刊应该具备自主意识和国际视野,要承担起推动社会从知识消费型向知识生产性转型,由知识消费者成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研究员姜晓辉从期刊评估的视角阐述了他的观点:期刊也受“生态环境”的制约,国内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从美国SSCI来的,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对国际研究类期刊的评价还不尽人意。在评价体系中不仅要争话语权,还要从学术期刊本身发展着手,努力创新,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卢凌宇指出,中国国际关系学期刊国际化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安全研究的国际化,并以《国际安全研究》(JISS)为例,认为妨碍JISS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是非安全、描述和对策性研究比重过大等因素。

   本次会议议题分别由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国际安全研究》编委会主任陶坚,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李家兴、孙志明、吴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辽宁大学组织部部长李淑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宗权主持。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刘志贤,国际关系学院校长陶坚分别在开、闭幕式上致辞。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李家兴主持了开、闭幕式。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李海瑞 

国际关系学院陶坚校长致辞

国际关系学院李家兴副校长主持研讨会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刘志贤出席会议并致辞

研讨会现场。本网记者 李海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