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外交:领土冲突与治理”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3日        点击数量:576

 

    7月2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安全外交:领土冲突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法国、丹麦、挪威、俄罗斯、日本、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知名学者以及国内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约15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现场

 

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发布

 

    会议开幕式由吴慧副校长主持,陶坚校长代表学校致辞。陶坚校长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陶坚校长指出,安全外交是一国外交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安全外交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以领土争端为核心议题的传统安全问题的妥善解决,进而推动多元治理主体广泛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的持续深入。陶坚校长还代表《国际安全研究》编委会向各位与会代表及所在机构对《国际安全研究》和英文刊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陶坚校长致辞

 

 

    开幕式结束之后,《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举行了“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排名发布会,这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第一个由研究机构自主研发并公开发布的、专门面向国际安全问题的大数据评级指数,该指数使用了大规模、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是大数据和云计算研究在国际关系和外交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该数据的发布,有助于打破西方学术界的垄断地位,建立中国学术界的话语体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在发布会致辞中指出,2014年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了“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并于2015年与《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成立了联合课题组,共同致力于“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的研究和发布工作。该数据的发布具有方法新、掌握核心研究技术、采集样本数量大、人员参与广泛等特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青岭副教授对原始资料来源、数据整理以及计算方法等向各位与会代表进行了介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林宏宇教授则总结了指数发布的四点特征:从全球层面来看,全球安全态势长期不容乐观;在大洲层面,欧洲是全球最安全的大洲;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是朝核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安全指数总体较高,中东欧地区国际安全指数最好,风险最小,而南亚地区安全风险最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戴长征教授致辞

 

我校国际政治系主任林宏宇教授总结指数特征

 

    参与研讨会的学者围绕“安全外交理论与实践”、“领土冲突与国际安全秩序构建”、“跨境安全议题与全球治理”三个议题展开了专题研讨。各位与会专家分别就传统领土主权与全球治理的关系,中美两国对于全球治理的不同看法,海洋安全外交的界定与特点,领土争端、同盟关系对国家、国际秩序的影响,恐怖主义扩散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从跨大西洋的角度分析中国与欧盟关系的特点,中亚地区潜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多元化趋势,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洋安全与外交发展趋势等当前主要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刘德斌教授主持自由讨论

 

专家学者深入讨论

 

    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刘德斌教授主持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的发言,体现出了学术平等、观点交锋、思想争鸣的特征,并对后继研究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

    会议最后由吴慧副校长致辞。吴慧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通过专家学者一天时间的讨论,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学术界对于安全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程,推进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安全治理进程。《国际安全研究》以及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也将继续为各位专家学者对于各种安全议题、安全理论、安全战略的讨论提供一个百家争鸣、思想争锋的重要平台。

    本次会议是《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连续三年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举行得到了党委行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后勤服务中心、外事处、外语学院、科研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了国际关系学院每年举行的学术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