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名家论坛暨“中美关系发展走向与国际安全秩序的未来构建”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9日        点击数量:80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事关两国的根本利益与国际安全秩序的未来构建。但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持续发生重大调整,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双边关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断上升,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此背景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与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科处,于2020年9月1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成功举办了以研判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名家论坛暨“中美关系发展走向与国际安全秩序的未来构建”学术研讨会。“名家论坛”系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原解放军外语学院)于2005年创建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会议开幕式上,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主任刘伟勋、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孟繁浩、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陶坚先后致辞。

陶坚院长代表国际关系学院,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第十三届“名家论坛”,衷心感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际关系学院建设,特别是《国际安全研究》杂志发展的各位专家。同时,他还特别向筹备和保障此次会议的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的老师们表示了感谢。

陶坚院长表示,国际关系学院与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虽分属军地,但有很多相似点。两校同属于外语院校,都是与新中国同龄的学校,拥有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有着相似的办学定位和任务。当前,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两校曾联合举办过第八届“名家论坛”。今后,国际关系学院愿继续加强与信息工程大学及洛阳校区在国际问题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相关学科发展。

陶坚院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美在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方面共同肩负着重要责任;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此次论坛将研判中美关系走向作为研讨主题,十分必要,相信会议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天津国际友好联络会、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安刚、达巍、傅梦孜、姜毅、郭嘉、李薇、李文良、刘强、罗曦、倪峰、潘远强、秦亚青、任远喆、时殷弘、宋国友、苏浩、孙逊、唐永胜、吴白乙、徐万胜、杨伯江、赵可金、赵青海、周琪、朱锋等专家学者,围绕“中美关系发展走向与国际安全秩序的未来构建”主题,探讨了中美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未来走向、美国政局变动与对华政策走向、国际安全秩序构建与中国战略应对等问题。

有专家提出,全球化时代的安全是开放安全、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但当前这种安全文化开始走下坡路,重要表现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反全球化、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极端化。全球安全文化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以封闭安全消除开放安全;以建构敌人瓦解伙伴关系;以绝对安全替代合作安全。

有专家认为,新一届美国总统入主白宫以前,中美关系肯定会加剧恶化,并在南海和台湾问题上可能发生空前的危险。中国需要采取主动,以避免中美军事冲突为根本共同利益和起码“公约数”,争取美国新一届政府尽早与中国进行讲求实际、足够聚焦和有具体重要提议的对话或谈判。

有专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美国对华焦虑,美国正试图对华实施新冷战,可能对华采取“钓钩”战术,制造危机,迫使中国犯错。但其他国家的反应、美国国内的政治会牵制其对华战略。只要中国的应对策略适当,中美关系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还是可能的。

有专家认为,中美关系还未到谷底,一定时期内还会下滑;中美之间大战的可能性极小,但由擦枪走火引发的小规模有限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对此,中国要学会“熬”,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沟通;强化危机预防与管控;主动设置对话的议题;提升战略能力。要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避免中美直接军事冲突。但同时,可在特定条件下加强局部反击,对美国的军事挑衅、代理人战争不能手软。

有专家指出,目前提“两超多强”为时尚早,从综合实力看,中国与美国差距还较大,赶上美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有专家提出,美国认为中国是其全球霸权和其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地缘利益的挑战者、西方文明、意识形态的挑战者。中美是混合型竞争,其特点包括:动态性失衡;双方都寻求和试探对方的战略利益底线;都试图从危机中寻找机会,战略互信基础在流失;第三方在投机,可能会加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中美原有的强大的相互依存的基础在丧失,多边合作受损,中长期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凸显。对此,中国应加强反向塑造,坚持自主性、主动性更高的开放;加强对外合作,优化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坚持多边主义。

有专家认为,横向看,中美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甚至颠覆性的变化,即中美关系的时空背景、基本逻辑、发展样式和地缘战略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纵向看,中美关系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回不去了。美国把中国看成是最大的战略对手,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是一片未知的深水。

有专家提出,新冠疫情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表现为:借助疫情,中国拉近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从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转变;从自由秩序向国家秩序转变;从市场化向安全化转变;从互惠化向对等化转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表现为:中美战略竞争不可避免;双方都朝着内部市场拓展和提质;中美制度竞争更为明显;经济安全越来越成为安全化的核心;中美脱钩极有可能是有限脱钩。

有专家指出,美方推动中美脱钩对中国是一个重大风险,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成巨大冲击,至少在短期内是中国绕不开、躲不过、必须要跨越的门槛。然而,中美脱钩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机遇,只要中国精准施策,措施得力,完全可以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有专家认为,未来全球将分裂为两个紧密阵营和一个非常巨大的中间区。中间区内各大国将迫使美国或中国作重要让步;中间区将逐渐形成其意识形态共通处,包括若干重大观念。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很多中间的国家不愿选边站,其对外政策的自主性增强,可能会离开中美竞争的轨道,对中美更多的是疏离和抵制,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加强战略包容性,积极发展与这些中间国家的友好关系,扩大我们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国际安全秩序构建、美国两党的对华政策、美国“以台制华”战略、美国对华军事战略、中美关系的历史、中美安全机制、中美军力对比与发展走向、中美海上竞争、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与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代表合影

与会代表合影

 

当前,中美关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次会议汇聚了很多国内研究中美关系及国际问题的重量级专家,他们的集中研讨,有助于澄清社会上关于中美关系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助于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理性及务实地看待中美关系,也从理论上对恢复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