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201805
P. 50
“泛安全化”倾向与东亚军备安全风险
息化、现代化建设。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军队在信息记录、处理与分析上越来
越多地使用网络与科技设备,而网络技术的种种弊端则使或明或暗的“网络战”一
再频发。这使东亚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在军事网络信息防御与反击建设上的投入支
出,以防止泄密与网络攻击等问题发生。第二,自然资源争夺与军备建设。东亚地
区领土争端虽然属于传统安全领域问题,但深究其争端的原因,却与自然资源的争
夺、捕鱼权的归属等非传统安全因素息息相关。这使东亚部分国家采取了以军备建
设如升级警戒雷达、建立巡逻舰队、增加针对性装备等为威慑手段的自然资源占有
争夺方式,致使其军费支出持续上涨。第三,打击海上恐怖主义与海军建设。海洋
作为国际社会大宗货物贸易与往来、能源资源运输的重要交通媒介,其一直以来都
受到海上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诸如毒品、偷渡、武器等违法交易难以禁绝。东亚
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面临相当广阔的海域,其面对海上恐怖主义危险的系数较高。
东亚部分国家为防止和抵制海上恐怖主义问题,采取了增加军费支出以加强海军建
设的应对手段。
可以说,无论是从近年来东亚地区联合军事演习类型还是东亚国家军事支出情
况来看,东亚军备发展与本地区“泛安全化”倾向日趋明显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
可以说,“泛安全化”倾向的出现和加强,推动了东亚军备发展态势,同时,东亚
军备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整个地区的“泛安全化”倾向更为明显。
(二)东亚军备发展态势及趋向
东亚军备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区整体局势、域内大国的态度与
战略、地缘热点问题的发展程度、域内国家政治互信水平以及美国“重返亚太”能力
等影响因素。据统计,“全世界共 17 个拥有核武器或核武化规划的国家,其中 7 个在
亚太地区;共 28 个有导弹规划的国家,其中 16 个位于该地区;共 16 个有化学武器规
①
划和 13 个有生物武器规划的国家,其中的亚太国家分别为 10 个和 8 个”。 可见,
东亚国家在军备发展方面的强烈欲望,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军备安全风险水平,
致使国家之间的安全竞争态势加剧,东亚地区局势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从东亚部分国家(参见图 3)的军事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看,其军事支
出比重及趋势在整体上保持着相对平稳态势,其中,中国、日本、韩国的走势平稳
明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的走势有明显的波动。这表明当前上述国
家军事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为合理,其没有因为东亚地区的“泛安全化”倾
① 时殷弘:《东亚军备控制和不扩散问题:现状与危险》,载《战略与管理》2002 年第 5
期,第 32 页。
·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