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3期
P. 9

参与世界和影响世界等各个方面,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改革开放 40 年的时刻,是反思中                                                             冲突、分配不公等问题。随着伊斯兰世界“反西方化”、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现象”
          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时刻,也是反思过去 40 年关于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之研究的时刻。伴随                                                             的出现、中美贸易冲突等难题,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诸
          着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以研究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为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在这 40 年到                                                             多论者认为,我们正处于“逆全球化”或“新全球化”的历史时期。如何科学认识和解释全球
          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大转变?发展是中国在过去 40 年的主题,在变动的世界中实现发展、在变                                                             化的历史逻辑、发展规律、未来趋势,如何科学认识和解释所谓“逆全球化”思潮发生的原因,
          动世界中的“战略机遇期”一直是一个关键的研究主题。为管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中国                                                               特别是如何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面对和把握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将对中国进
          意识到仅使用“硬实力”是不够的,但对“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逐                                                               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国家治理、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等各方面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步形成了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以处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复杂难题和艰巨挑战。中国不                                                               这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仅强调维护和增加自身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国家利益,而且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                                                                    (点评人:郭苏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
               (点评人:王正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热点九: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建设
                                                                                                                       【热点介绍】
               热点八: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反思和探索                                                                                      区域国别研究,也称国际领域研究,实为中国多年来“国际问题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
               【热点介绍】                                                                                             对国际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区和国家的成建制的社会多学科研究始于美国。在冷战的推
               在本体论意义上,当今世界是复合相互依存的全球化世界。中国是过去 40 年全球化进程                                                          动下,美国的苏联研究十分发达。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中国研究取代苏联研究而持续勃兴。20
          最主要因素之一。全球化带来了全球问题,而全球问题则要求全球治理。“逆(去)全球化”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集中于对亚非拉的研究;冷战结束后,则偏重美国研究
          不仅是全球化而且是全球治理的对立面。最近几年,以英国“脱欧”和美国“退群”为代表的“逆                                                             和欧洲研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使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
          全球化”使全球治理体系在局部发生严重倒退,全球治理僵局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趋于恶化。                                                             家,而且使区域国别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学科中增长最快的领域。2018 年,教育部批准的一系
          全球治理处在艰难时刻。全球治理向何处去?改革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出路。但是,美国、欧盟                                                               列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在各地隆重挂牌,加上以前的老牌研究机构,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已经覆
          和中国针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立场和政策不同,争论激烈。与美国不同,中国外交政策的优                                                               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国家。在 2018 年,从社会科学各个视角,尤其是国际关系学,
          先是更加积极参加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及其改革中的作用上升。2018 年,反思全球化,                                                            对区域国别研究的一般讨论(即到底为什么研究区域国别和如何研究区域国别)空前热烈。
          讨论全球治理的方向,探索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成为学术热点。                                                                               【文章举例】
               【文章举例】                                                                                                  1. 初晓波:《日本地区研究的论争与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8 年第 5 期。
               1. 程卫东:《欧洲是否会走向“逆全球化”之途》,《人民论坛》2018 年第 10 期。                                                            2. 程多闻:《区域研究与学科之间的争论与融合》,《国际观察》2018 年第 6 期。
               2. 康晓:《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制度竞争——基于欧盟、美国、中国的比较》,《国际展望》                                                             3. 刘青:《区域和国际研究:关于历史和“原理”的思考——牛可副教授访谈》,《国际政
          2018 年第 2 期。                                                                                            治研究》2018 年第 5 期。
               3. 龙永图、林毅夫、朱云汉等:《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当今世界走势与中国发展》,《探                                                              4. 王缉思:《浅谈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基础》,《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简报》, 2018 年
          索与争鸣》2018 年第 1 期。                                                                                       12 月 21 日,第 73 期。
               4. 李昕蕾:《治理嵌构 :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合体的演进逻辑》, 《欧洲研究》 2018 年第 2 期。                                                   5. 《专访朱文莉——中国的美国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8 年第 6 期。
               5. 秦亚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专家点评】
          2018 年第 2 期。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涵盖面很广。这一学科既关注国际关系
                                          6. 蔡亮:《试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                                                                      领域的理论问题,也探讨世界上层出不穷的危机和“热点”的来
                                     《国际关系研究》 2018 期第 5 期。                                                                                   龙去脉;既分析多种多样的综合性问题,也研究各个区域和不同
                                          7. 周强:《补偿何时能换来对全球化的支持——嵌入式自由                                                                       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历史、社会和文化。近几年,这一领
                                     主义、劳动力流动性与开放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 年第                                                                        域的研究在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方面,中国特色的“大
                                     10 期。                                                                                                   国外交”的发展要求更为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以便
                                          【专家点评】                                                                                             为中国的外交决策提供更好的学术支撑;另一方面,无论在政策
                                          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推动了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体系的                                                                          上还是在经费上,中国政府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
                                     兴起,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生产的蓬勃发展和经济繁荣 , 也推动                                                                           2018 年,一系列新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的挂牌和有关的研讨会
                                     了文化、经济、机制、价值、资本、人口等前所未有的流动、                                                  表明,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体系正在中国形成。但是,如何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如何使区
                                     分工、交流和融合。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文明或文化价值                                                  域国别研究具有中国特色,如何提升区域国别研究的质量,如何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