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17
2022 年第 3 期
童,或轰炸了某伊斯兰国家的清真寺;某国政府官员、执法人员焚烧《古兰经》
等。这类视频无疑会激起伊斯兰国家穆斯林的怒火,酿成针对特定国家目标如大
使馆、领事馆或企业的抗议活动,甚至导致类似于 2012 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
领事馆遇袭之类的事件。这样的深度伪造作品还有利于恐怖组织招募人员,补充
后备力量。而对这种深度伪造的逆向对等操作,就是西方国家的媒体也可以制作
深度伪造的宣传视频,让西方国家的公众相信恐怖组织及其活动给西方世界构成
的威胁。
总体来看,深度伪造给本就紧张的大国关系和国际安全形势带来了更为复杂的
挑战,尤其是加剧了国际社会和现有国际体系本就存在的信任赤字,给国际和平、
安全和稳定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深度伪造问题的关注。联合国
裁军研究所 2021 年的创新对话大会(The 2021 Innovations Dialogue Conference)的
主题就是“深度伪造、信任和国际安全”。会议探讨了信任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重
要性、日益增长的深度伪造现象如何破坏这种信任,以及如何通过以联合国为中心
的多边合作机制,应对深度伪造给国际安全带来的挑战。
①
(二)深度伪造给国家传统安全带来的挑战
深度伪造同样会对民族国家的传统安全即国防、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带来
更大的冲击和挑战。虚假信息是与战争和军事相生相伴的一门古老的“艺术”。
以欺诈、伪造的信息影响国家的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
远一点的有 1898 年“缅因号”战列舰在哈瓦那港爆炸后,美国媒体利用这一事
件进行误导性报道,从而煽动公众支持对西班牙开战; 近到美国前国务卿科
②
林·鲍威尔(Colin Powell)以手中塑料袋里疑似洗衣粉的粉末,指称伊拉克拥
③
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而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提供合法理由。 它们都属
于较为经典的对虚假信息的利用。深度伪造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将使虚假信息
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更为普遍和容易,从而使民族国家在传统安全领域面
临更为复杂的挑战。
① UNIDIR, “The 2021 Innovations Dialogue: Deepfakes, Trus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https://unidir.org/events/2021-innovations-dialogue.
② Marcus M. Wilkerson, Public Opinion and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A Study in War
Propaganda, Boston: Russell & Russell, 1967.
③ 鲍威尔以虚假证据驱动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战争,已成为包括大部分民主党支持者以及
共和党内特朗普支持者的广泛共识,详见 Robert Draper, “Colin Powell Still Wants Answers,”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16/magazine/colin-powell-iraq-war.html。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