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1期
P. 65
2020 年第 1 期
这些反卫星能力。反卫星能力手段的多样化,也是太空威慑能力强大的表现,不至
于因为一种反卫星手段被对手破坏,从而导致无法攻击敌人卫星。
再次,提升太空应急反应能力,不仅快速发射卫星,尽可能地一次发射多颗卫
星,而且要增加发射方式的多样化。太空快速反应作战能力主要用于快速发射卫星
或反卫星武器,替换被打掉或补充现有卫星,或者快速发射反卫星武器,对敌卫星
实施攻击,作为惩罚。现有卫星尤其是大型卫星,还不能及时应对太空战场的变化
需求,太空不像陆地战那样,陆战指挥官可以根据战场需求增派多少军力。而且卫
星研制周期长,火箭发射的准备时间长,星箭结合,时间消耗长,费用也高。传统
的发射卫星方式不能适合未来太空战略、战术应用的需求。因此,探索发展能满足
战术战役需求,成本低廉、更加灵活的太空系统,提供更快捷的反应作战能力成为
必然。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太空应急反应能力。2013 年 9 月,中国“快舟”
小型火箭将“快舟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快舟二号”也已经在轨运行。中国
的“快舟”卫星,与快舟运载火箭是星箭一体化设计。星箭一体的好处就是可以量
产,长期储存,有需要时快速发射。2015 年 9 月 25 日,中国首枚固体运载火箭长
征十一号成功发射 4 颗小卫星。这也是中国太空应急反应领域发展的又一进步,突
①
破了传统液体运载火箭的测发模式,将测试发射周期大大缩短至 24 小时。
鉴于此,中国还需要考虑发射方式的多样化。一旦太空战开启,潜在敌国就会
破坏、摧毁现有陆基发射中心,这样要求增加多种发射方式成为必然。美国等西方
国家可以做到海上发射、空中发射卫星,美国也曾经利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中国
也需要寻求多种发射方式。2019 年 6 月,中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
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中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
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中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除继续完善海上发射方式外,中国还应考虑空中发射方式,实现国防白皮书确立的
“提高安全进出、利用太空能力”的目标。
最后,加强卫星保护技术。中国的太空威慑力量,立足点在于防御性威慑力量,
以足够有效的防御能力,使对手感到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我们建立防御性太空威
慑力量,就是要防止对手对中国太空资产发起先发制人打击。前面所说的增加卫星
总体数量、军事卫星数量以及部分进攻性太空军力,包括建立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① 《长征十一号首飞成功》,凤凰网,2015 年 9 月 26 日,http://news.ifeng.com/a/20150926/
44741875_0.shtml。
· 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