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77

2019 年第 6 期

               性,网络环境重塑了安全问题的结构,影响着国家的博弈机制和战略选择。   除了
                                                                                   ①
               被讨论较多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空间的文化问题也被一些研究者从安全的语境加
               以讨论,并且与国家软实力有着紧密的关系,相关的既有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一)网络文化的安全状态与安全治理
                   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网络文化安全就是指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在生产、传播
               和消费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的文化利益,并能为国民的文化价值体系提供正向持

               续动力的状态”,这种安全状态需要三大保障:物质技术保障、法律制度保障和
                              ②
               网民素质保障。   也有学者利用互联网多利益攸关治理模式,探索网络文化安全
                           ③
               治理的路径。   近年来,网络文化安全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关注:网络信息安全、
                                                                                   ④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受的冲击等。
                  (二)网络威胁的文化维度
                   网络谣言、暴力、意识形态渗透、反政府运动、黑客、恐怖主义以及泄密等各
               种网络威胁,既是安全问题,也是网络文化问题。谣言的传播扰乱了社会舆论,是

               触发各种秩序动荡、思想混乱和价值观偏差的重要诱因。网络暴力的主要目的在于
                                     ⑤
                                                                         ⑥
               道德审判与宣泄式攻击,   是沉重打击人们精神心理的软暴力。   网络黑客已经成
               为一个特殊的网络文化现象。网络黑客被塑造成威胁的符号概念,美国通过渲染“中
                                              ⑦
               国黑客威胁论”抢占网络话语权。   恐怖主义理念利用网络空间扩散,恐怖主义不
               再只是物理性的摧毁,   网站的攻击、信息的窃取以及恐怖主义理念的宣传开始成
                                   ⑧



                  ①  任琳、龚伟岸:《网络安全的战略选择》,载《国际安全研究》2015 年第 5 期,第 53-54 页。
                  ②  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10 年第 3 期,第 73-76 页。
                  ③  汪伟、韩璞庚:《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理论建构》,载《南京社会科学》2015 年第 12 期,
               第 139-143 页。
                  ④  李超民:《近五年来网络文化安全研究述评》,载《湖南社会科学》2014 年第 1 期,第
               259-262 页。
                  ⑤  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1 期,第 101-106 页。
                  ⑥  戚鸣:《网络暴力与道德“普世主义”》,载《当代传播》2011 年第 5 期,第 11 页。
                  ⑦  肖飞:《美媒建构“中国黑客威胁论”的符号技巧》,载《青年记者》2013 年第 23 期,
               第 97-98 页;沈逸:《数字空间的认知、竞争与合作——中美战略关系框架下的网络安全关系》,
               载《外交评论》2010 年第 2 期,第 38-47 页。
                  ⑧  Michael L. Gross, Daphna Canetti and Dana R. Vashdi,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Cyber
               Terrorism,”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 72, No. 5, 2016, pp. 5-14.
                                                                                     · 75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