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78

国际安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与网络空间软实力

                                     ①
            为恐怖主义发展的新趋势。   “伊斯兰国”曾利用网站、搜索引擎、网络社交媒体
                                                                             ②
            甚至手机应用程序 APP 散播信息、图片和视频,兜售恐怖主义理念。   以谷歌地
            球(Google Earth)为代表的在线网络地图应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国家机密泄露,

            该地图使用者可以看到英国法斯莱恩(Fasslane)海军核潜艇基地停靠的导弹核潜
                               ③
                                                                ④
            艇与核弹头储存地。   互联网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   网络意识形态边界的错
                                 ⑤
            乱是安全治理的难题。   意识形态的威胁既来自国家内部,也来自外部世界。互联
            网技术使网络表达拥有更大的自由,网络舆论日益多元化,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渗透
                                                                           ⑦
            的新渠道。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同时受到国内外诸多行为体的威胁。   美国政府通
                      ⑥
            过策划网络新媒体公共活动,在全世界推广美国的生活方式,输出民主和自由价值
                                   ⑧
            观,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三)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安全效应
                网络教育、网络动漫和网络游戏的产业扶持与产业发展也是带有某些安全意涵
            的网络文化问题。有学者从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的角度出发,对网络安全问题进

            行研究,认为当前网络文化产业生态出现了多样性、结构失衡、污染和伦理等方面
                                                            ⑨
            的危机,急需政府的规制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   也有学者认为,随着互联网
            政策的不断开放,游戏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传播使网络文化受到挑战。
                                                                                      ⑩

                ①  Jian Huaand Sanjay  Bapna, “How  Can We Deter  Cyber  Terrorism?”  Information Security
            Journal: A Global Perspective, Vol. 21, No. 2, 2012, p. 102.
                ②  Claudio Augusto Payá-Santos and Juan José Delgado-Morán, “Use of Cyberspace for Terrorist
            Purposes,” in J. Martín Ramírez and Luis A. García-Segura, eds., Cyberspace: Risks and Benefits for
            Society,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Cham, Switzerland: Springer, 2017, pp. 201-202.
                ③  谭萤雪、祝莹:《在线网络地图应用与地理信息泄密问题探讨》,载《地理空间信息》2013
            年第 4 期,第 167 页。
                ④  夏一璞:《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
                ⑤  路媛、王永贵:《网络意识形态边界及其安全治理》,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年第 1 期,第 107-116 页。
                ⑥  贾可卿:《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机遇、挑战与反思》,载《长白学刊》2015 年第 2 期,
            第 3 页。
                ⑦  王军:《观念政治视野下的网络空间国家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 年第 3 期,
            第 53 页。
                ⑧  刘恩东:《新媒体意识形态对外传播运行机制与美国对华民主输出》,载《上海行政学院
            学报》2016 年第 5 期,第 86-95 页。
                ⑨  解学芳:《网络文化产业的公共治理:一个网络生态视角》,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 年第 3 期,第 45-50 页。
                ⑩  杨文华:《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其应对》,载《中国青年研究》2010 年第 11 期,
            第 81-84 页。

            · 76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