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1期
P. 11
2020 年第 1 期
及学习与交互系统,并结合多类交叉学科知识,根据环境的响应和优化规则来实现
自我算法的优化。因此,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一种自感受、自处理、自反馈与自进化
的循环系统集成。
第三,技术的开源性,即人工智能技术以通用性较强的开源框架和分布式的数
据库为基础,并且广泛支持 Python、Java 和 Scala 等流行开发语言。当然,人工智
能技术的开源性主要集中在基础的开发技术上,多数的受训模型和数据库仍未实现
广泛的共享。目前来看,主流的开源机器学习框架有各公司开发的 TensorFlow(谷
歌)、Spark(阿帕奇)、CNTK(微软)以及 PyTorch(脸书)等。
第四,研发的系统性,即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对数据、人力以及资本有着一定
的前期要求,并且人工智能也具备很强的学科交叉性,涵盖知识抽象、学习策略以
及推理机制等主题。因此,技术强国往往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先行优势。
第五,数字性的依赖,即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驱动要素为算法、算力与数据,
并且这三者要素形成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良好关系。这也意味着,哪个国家拥有
的计算资源越多、研发的算法越先进、掌握的数据越多,就越有可能在人工智能领
域获得更大的优势。
当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存在着特定的阶段性。第一,根据学习方式的差
异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分为反应型的机器学习阶段(运用一系列初级算法从事实经
验中进行归纳学习)、有限记忆型的机器智能阶段(运用一系列高级算法从历史经
验中进行预测学习)以及自我意识型的机器自主阶段(不需要外部数据就能从经验
①
中进行自我学习)。 第二,根据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分为弱
人工智能(又称“狭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强人工智能(又
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弱人工智能主要是指针对特
定任务而设计和训练的人工智能技术,强人工智能则是指具备足够的智能解决不熟
②
悉的问题以及具备通用化应用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 第三,根据应用层级可将人
工智能技术分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通用技术、改革社会秩序的信息化技术以及
实现社会形态转变的智能化技术。当然,这一递进式的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在全行
① Ruslan Bragin,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Typ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Zeomag, October 18, 2017, https://www.zeolearn.com/magazine/understanding-different-types-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technology.
② Max Tegmark, 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17, pp. 50-51.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