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24
深度伪造与国家安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
操纵受害者的情绪并制造一种虚假的紧迫感,让受害者往往无暇顾及甄别真假。而
且,许多骗局故意针对更脆弱的受害者,包括老年人和女性群体。
三是网络勒索。在网络勒索计划中,犯罪分子声称拥有有关受害者的令人尴
尬乃至恐慌的信息,并威胁要发布这些信息,除非他们得到报酬或提供更多他们
想要的材料。网络勒索者可以使用深度伪造来生成更有说服力的虚假勒索材料,
有时还在与受害者通信中引用受害者的密码或电话号码,这些密码或电话号码通
常来自公开的数据转储。勒索者可能向受害者发送受害者本人的面部图像或视频,
这些图像或视频被合成叠加到色情内容中,作为他们访问敏感信息的证据。根据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数据,2019 年,美国居民报告的网络勒索损失(不包括勒索
软件造成的损失)为 1.07 亿美元。
①
总体来看,深度伪造对全球经济体系或者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稳定性不
太容易构成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来自深度伪造的威胁更大。
经济不稳定和政府机构不那么受民众信任的国家在深度伪造的信息面前更加脆弱;
而对于正在经历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发达国家来说,深度伪造信息可能发挥“最后一
根稻草”的作用。另外,深度伪造对目标个人和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危险更大。
需要指出的是,单一深度伪造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单一类型或类别的风险,而是
会在不同层次引发连锁反应。首先,由于深度伪造的目标是个人,其影响往往从个
人层面开始。其次,可能会对个人所在的团体或组织如政党造成伤害。再次,深度
伪造案例的累积和叠加,可能会影响社会心理。最后,导致社会信任的普遍缺失,
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三 深度伪造治理: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深度伪造技术也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复杂
的安全问题。2019 年 11 月 29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网信
办”)负责人,在谈到《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
的背景时强调:“出台《规定》是促进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的需
要。当前,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迅速发展,用户规模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也带
① Jon Bateman, “Deepfakes and Synthetic Media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ssessing Threat
Scenarios,” July 8, 2020,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20/07/08/deepfakes-and-synthetic-media-in-
financial-system-assessing-threat-scenarios-pub-82237.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