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1期
P. 31
2023 年第 1 期
“东风”,全面提升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对其研究给予系统性规划。
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综合分析国家安全学与人工智能议题的研究成果,相信这也将
成为未来国家安全学研究中的理论增长点。
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对国家安全学研究视域中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进行初步探
索,考察国家安全学与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的内在耦合关系,并以国家安全学研究框
架为基础,尝试提供一个人工智能安全议题网络的雏形,为后续相关主题的系统研
究规划提供讨论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撰写此文有两重目的,一是希望在国
家安全学领域内针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议题的系统研究得以顺利展开,二是
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国家安全学研究者共同参与到人工智能安全研究中,共
同为这个新的研究方向添砖加瓦。
一 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家安全属性
从技术发展史看,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基于安全目的而诞生,但它似乎天然地与
①
安全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得到了各
国安全部门的重视,并将其视为能够影响全球安全走向的关键要素。在关于议题网
络建构的讨论开始前,我们需要首先确认人工智能安全属性的来源与特质,以此作
为研究的出发点。
根据 201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条之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
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
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②
这就意味着,国家安全的目标是追求一个相对稳定的低风险状态,而所有对这种理
① 事实上,诞生于冷战时期的很多科技创新最初目的都是指向军事领域,随后在民用领域
展现出其巨大发展潜能,这种模式最重要的代表就是互联网技术。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却
截然相反,作为主流人工智能发展研究起点的达特茅斯夏季会议本质是由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年轻
人组成的志愿者同盟所主导的,科学家共同体和大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人工智
能的安全属性是在其技术潜能被接受之后而加诸于它的。关于人工智能的诞生可参见 John MaCarthy,
Marvin Minsky, Nathaniel Rochester and Claude E. Shannon, “A Proposal for the 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Magazine, Vol. 27, No. 4, 2006, pp. 12-14。
② 此外,从理论上对安全概念的界定可参考巴里·布赞:《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
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闫健、李剑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年版。同时,关于政策层面的国家
安全概念,可参考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需要说明的是,国家安全的概念目前仍在不断建构和完善过程中,仍存有多种版本
的概念界定,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加以明确。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