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201805
P. 44
“泛安全化”倾向与东亚军备安全风险
物。传统安全观把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界定为“无政府状态”、内在动力
是对“权力优势”的无止境追求、重要衡量指标是“获利程度”和“地位优势”,
致使军事因素在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中长期居于主导性地位。冷战结束后,非传统
安全问题对国家、地区及世界的影响力和威胁性变得越来越大,使人们不得不重
新审视国家安全的内涵及维度,由此产生了新安全观。这既突破了军事因素主导
下的传统安全范畴,也渗透到更广泛领域并使其“安全性质”有所变化,造成了
“泛安全化”的倾向。
(二)“泛安全化”倾向对东亚地缘格局变化的影响
近年来,东亚地区形势发生了诸多变化,其地缘政治环境、地缘经济环境、
地缘安全环境、地缘文化环境等呈现一系列的新特点,“泛安全化”倾向日趋明
显是其中的重要特点之一。由此,域内的政治关系、经济发展、安全互动、人文
交流、对外往来等活动,其首要考虑即是安全因素。也就是说,东亚国家已经习
惯于从安全问题的立场或“安全化”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不
相关问题,将之异化或同化为“安全问题”即是“泛安全化”倾向。这导致“泛
安全问题”或“类安全问题”在东亚地区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并深刻影响到东亚
地缘格局走向。
东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绵长,多天然良港,拥有台
湾海峡、马六甲海峡等重要的海上通道,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一点得到了地缘政治学界的普遍肯定。在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的“心脏地带说”中,东亚地区位于包围“中心地带”的边缘“内新
月形地带”,其历来是海权与陆权相争夺的重要地区。在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Nicholas John Spykman)的“边缘地带说”中,边缘地区的作用更为重要,而亚
欧大陆的边缘地区则是重中之重,即“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
①
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 也就是说,边缘地带在国际社会的
激烈竞争中处于核心地位,由此,东亚地缘环境变化备受相关各方的高度关注,而
东亚地缘格局走向则深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际社会的整体形势。地区格局走向离不开世界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东
亚地缘格局的再造与走向是与国际社会的整体形势及其变化息息相关的。近年来,
世界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比较明显,当今国际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并呈现“总
①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边缘地带的战略》,刘愈之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78 页。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