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201901
P. 81

2019 年第 1 期

               系中唯一一个在三期都有预警作用的指标。现有对朝核问题的分析往往将重点放在
               美国、韩国等相关国家,但本文的研究却提示,朝鲜对联合国作用的认知与朝鲜核
               行为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重要关联。这暗示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标指向的可能是整

               个国际社会,而非某个单独国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雅克·海斯曼有关朝鲜
               领导人对抗性民族主义国家认同观的观点。
                                                       ①
                   (三)统计结果分析

                   从附表 4 所示的朴素贝叶斯估计结果和附表 3 所示的 Probit 回归结果可以看
               出,各特征指标对朝鲜核行为的影响比预期的复杂。在全部 23 个特征指标中,有
               3 个指标在 3 个滞后期都对随后的朝鲜核行为威胁程度没有影响(显著性水平均大
               于 30%),它们是指标 3(朝鲜对韩国刺激的强硬性应对)、指标 12(国际社会对朝

               鲜的刺激)和指标 14(朝鲜对国际社会的强硬应对)。换言之,不管朝鲜在前三个
               月如何声称要报复韩国,要求韩国对挑衅付出代价,都不会显著影响下一个月的朝
               鲜核行为。同时,不管国际社会如何通过制裁、军演以及人权等问题刺激朝鲜,也

               不管朝鲜如何声称要坚定地回应国际社会的刺激,同样不会影响下一个月的朝鲜核
               行为。这印证了朝鲜发展核武器是一个既定的、长久性的计划。这与麦克尔·玛扎
                                                                             ②
               (Michael Mazarr)等学者有关朝鲜拥核是固有信念的观点相吻合。   朝鲜对来自
               韩国和国际社会的刺激所表现出的语言上的强硬可能是一种应激性反应,目的是为

               了凝聚国内共识,证明走拥核道路的正确性。
                   另外有 7 个指标在各滞后期对朝鲜核行为威胁指数尽管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影
               响,但由于其显著性仍然较低(在 10%~30%之间),因此本文的模型剔除了这些

               指标,它们是指标 4(朝鲜对韩国刺激的外交应对)、指标 6(朝鲜对韩提及自主性
               的、尊严性的国家目标)、指标 7(朝鲜对韩提及半岛统一、民族和解目标)、指标
               11(朝鲜对韩提及无核化)、指标 13(朝鲜对国际社会刺激的负面认知)、指标 17
               (中国)、指标 18(日本)。换言之,朝鲜在针对韩国的新闻报道中频繁提到对韩刺

               激的强硬性外交应对,提及国家自主性目标、半岛统一目标、无核化都几乎不会显
               著影响其自身的核行为;中国和日本因素对朝鲜的核行为也缺乏显著影响;朝鲜如
               何认知国际社会施加的刺激也不会对其核行为产生影响。

                  ①  参见 Jacques E. C. Hymans, “Assessing North Korean Nuclear Intentions and Capacities: A
               New Approach,”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8, No. 2, 2008, pp. 259-292。
                  ②  参见 Michael J. Mazarr, North Korea and the Bomb: A Case Study in Nonprolifera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p. 17; Walter C. Clemens Jr., “North Korea’s Quest for Nuclear Weapons:
               New Histo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10, No. 1, 2010, p. 129。

                                                                                     · 79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