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84
国际安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与网络空间软实力
①
现政治动荡和政权更迭。”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国家治理经验不
够丰富,容易被西方国家找到可乘之机。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值得发展中国家高度警
惕。西方国家渗透的目的就是在发生政治变革的发展中国家内部培养亲西方、反对
现有政权的力量。它们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为这些国家带来民主与和平,而是用亲西
方的政权取代它们反对的政权。
(六)网络行为和组织方式层面
基于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方式成为一
种新的文化现象。互联网为网民聚集行为提供了平台。极端势力、犯罪分子、恐
怖分子和分裂势力已经学会利用信息社会的优势。优兔视频网站很受墨西哥犯罪
②
黑帮的欢迎,因为它是一个上传恐吓视频的便捷工具。 极端主义亚文化在网络
空间滋生,正在加剧个体的激进化,催生出“独狼式”恐怖主义,网络新媒体成
③
为这种恐怖主义实现其颠覆式目标的平台。 更值得高度关注的是,社交网站和
即时通讯工具被一些组织和团体利用,成为发动群体性运动的工具。这些组织和
团体通过这些工具发布游行示威的号召,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游行示威当中,并
利用这些工具在网络上造势,形成宣传效应。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激进运动的重
要策源地。这些组织或者十分隐蔽地进行着悄无声息的组织动员,或者大张旗鼓
地在某些网站上进行宣传。
三 网络文化的安全功能
理想的网络文化是一个能够维系自身运转、净化和完善的体系。虽然这种努力
可能永远处在不断修补和构建的路上,但它是各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从国
家安全的视角来看,理想的网络文化拥有以下三个功能:传递功能、纠正功能和塑
造功能。这三个功能分别对应三种类型的国家软实力:以信息传播和文化内容为基
础的网络空间软实力(信息传播实力和网络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以外交劝说和外
交质量为基础的网络空间软实力(运用传统外交和公共外交等方式纠正错误信息和
① 季萌:《新媒体外交:理论·战略·案例》,载《对外传播》2009 年第 10 期,第 50 页。
② Daniel W. Drezner, “Weighing the Scales: The Internet’s Effect o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Vol. 16, No. 2, 2010, p. 41.
③ George Michael, “Disturbing Trends in Lone Wolf Terrorism: The Convergence of Mental
Illness, Marginality, and Cyber Radicalism,” Skeptic, Vol. 22, No. 1, 2017, pp. 14-15.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