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91
2019 年第 6 期
偏见,是国家之间或者集团之间的政治和文化偏见在网络上的反映。西方国家的网
站和网络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充满仇恨和偏见的“反穆斯林”标语和言论,甚至还
有专门抵制穆斯林的论坛、网站和聊天站点,这些在网络世界中反穆斯林的个人和
团体打着英语世界常见的“爱国主义”的幌子,将穆斯林妖魔化,甚至可能会诱发
①
犯罪行为。 对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迥异的国家进行贬抑,在西方网络
空间中已司空见惯,实际都是网络偏见的反映。长期的政策和宣传导致西方网民也
有类似的偏见。网络偏见是埋在大众心理中的一个隐形炸弹,在大部分时期不会产
生特别明显的政治影响。但一旦发生某些矛盾、争执或者国家处于特殊时期(如选
举、危机),这种偏见就可能会形成排山倒海的政策压力,影响外交决策和双边关
系。网络偏见的纠正需要长期的政治疏导、外交沟通以及从个体、民间团体到官方
的交流合作,也需要长期的对外网络宣传。
2. 网络空间中的安全越轨行为及其纠正
从行为方式上看,网络空间中存在着一些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这里统称为
越轨行为。这些行为因脱离了正常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造成安全风险。有些网
络越轨行为实际是现实世界中的越轨行为在网络上的“翻版”,只不过借助了网络
的外衣和利用了网络的快捷性和匿名性,比如网络诈骗和网络洗钱;有些则是在互
联网出现之后才产生的新问题,比如黑客;有些则是把互联网作为新的工具和新的
阵地,并且将网上和网下的行动进行整合,如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反政府运动。网
络越轨行为有的是为了获取经济上的收益,有的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上的影响,有
的则是为了产生某种轰动效应、发泄情绪和制造混乱局面。技术水平超群的黑客们
有自己的黑客伦理或哲学,他们质疑权威、推崇信息共享,他们在网络中寻求耀武
②
扬威。 当然,黑客在不同情形下有着不同的目的,比如窃取商业机密,篡改政府
网站以泄愤等。
③
Web 2.0 技术的出现让各种公民社会活动者有了另一种协调工具。 值得注
意的是,公民组织中有一些具有危害性。互联网使一些对立的团体更加强大,让
反政府的社会运动能够更有效地沟通和协调,政府曾经面对过多种新出现的媒
① Imran Awan, “Introduction,” in Imran Awan, ed., Islamophobia in Cyberspace: Hate Crimes
Go Viral, Abingdon: Routledge, 2016, p. 2.
② 徐君康:《网络生态伦理观与网络文化传播之适切性》,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年第 6 期,第 97 页。
③ Daniel W. Drezner, “Weighing the Scales: The Internet’s Effect o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Vol. 16, No. 2, 2010, p. 34.
·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