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16
守望相助:习近平安全理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①
要。 近年来,非盟提出《2063 年议程》,欧盟推出“容克计划”,东盟提出《东
盟愿景 2025》,世界各国和各大经济体纷纷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也表达了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各国发展战略的愿望,向全世界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不断加强伙伴关系建设,追求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就涉及给国际社会提供什
么样的公共产品、怎样参与全球治理等问题。守望相助安全理念的提出,打破了地
缘政治的束缚,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安全选择。这一理念适用主体的广度和深度
是其他战略所不具备的,它既不是冷战时期以东西方为界的冷战思维,也不是后冷
战时代的一超多极的大国思维,而是强调无论地域远近,均可以共同应对传统安全
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抗疫,通过
对守望相助安全理念的践行体现了这一理念的现实意义。
安全的边界是什么?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安全仅限于生存空间之间的接触产生
的安全问题,甚至以实力为前提,强调实力相近的国家安全感最小。但随着非传统
安全的威胁日盛,以国家为单位的安全认知出现了明显的缺隙,以地缘政治为基础
的安全边界被打破。守望相助安全理念不是以国家间关系为前提,不是以地缘政治
为理论基础,它打破了时空界限,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安全问题,用国际公共产品
解决全球安全治理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全球治理恰恰证明了守望相助安全理
念的适用性。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反复倡导守望相助安全理
念的原因。
(三)中国国家安全的共同性原则
现代以来,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现实相呼应,国际关系理论中涉及国家安全的
理论研究的落脚点往往落在“相助”上。守望相助安全理念也是如此,但相对于其
他安全理论,守望相助理念更强调共同体意识,追求共同安全、共识与互助。这一
理念既可实践于安全领域,也可扩展到政治、经济等更广泛的领域。树立共同体意
识是新时代国际关系中的最高追求,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一环。只有
实现共同安全,才能推动国家间形成共同利益、共同意识,并由此实现共同安全的
稳定性和延展性。守望相助的价值在于,所有行为体一旦认定其中的一个行为体不
安全,其他行为体将自动响应让其重获安全。这既是一种积极响应,也是迫于形势
变化的应激反应。
① World Economic Forum, “Cyber Information Sharing: Building Collective Security,” Insight
Report, October 2020, p. 5.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