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20

守望相助:习近平安全理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①
            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
            灾祸,邻近各村互相援助。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安全意识表达。《孟子·公孙丑(下)》
            中也有另一种关于安全观的认知。孟子倡导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用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观察,就是强调国家间关系的平衡,通过互惠互助改变国家
            间的不平衡,推动国家间关系的良性运转。在《周易·系辞(下)》中也有类似的
                                                                             ②
            表达:“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意为统治
            者如果满足于现在国家的情况,则有灭亡的危险。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襄公十
                                                                                   ③
            一年》中则将安全意识概括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尽
            管古人以不同的视角诠释着国家间关系及国家安全问题,但追求安全始终是中国古
            代安全观的基本认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即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也是在这个时期,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条约的形式确认
            了中国的同盟安全政策。此后,面对美国对华孤立遏制政策,在 1954 年 4~7 月的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亚洲集体安全理念,并与缅甸、印度共同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解决双边关系的重要原则,后来也
            成为解决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新中国较早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至今
            仍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中国七十多年的外交实践证明,中国外交与安全战略从

            来不是某些西方国家倡导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也不是所谓的零和游戏,而是以
            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为前提、以和平为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与安全战略。守望
            相助安全理念体现了中国的安全传统,表明了中国的安全诉求。

                 守望相助安全理念是对西方传统安全观的扬弃。防御现实主义认为,一个国家
            可以向另一个国家提供援助,它的出发点是通过援助改善另一个国家的安全,体现
            了国家间相助的必要性,但它最终的目的是建立同盟。冷战的失败证明这种假设是
            不成功的。

                 新自由主义提出了复合相互依赖的概念,把国家行为体甚至是非国家行为体的
            相互依赖视为重中之重。但这种依赖与相助存在着被动与主动的区别。同时,复合
            相互依赖因过于重视国家行为体而忽视了当今社会非传统安全通过网络实现飞速

            发展的事实。它与守望相助安全理念追求主动、正向的安全方式存在明显区别。相


                ①  《孟子》,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5 年版,第 91 页。
                ②  《周易》,杨天才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290 页。
                ③  《左传》(下册),郭丹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568 页。
            · 18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