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23
2021 年第 3 期
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
念都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
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中国发展的前提是和平,中国发展的保障是安全,在
和平与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求得发展。当今社会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各种问题
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中国在追求长期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因素。
五 守望相助理念的实践路径
安全意义上的守望相助建立在政治互信基础上,通过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在国
际事务中强调相互支持,共同合作。守望相助安全理念,既是对中国传统安全观的
继承,也是对西方安全理论的反思。值得注意的是,守望相助安全理念既适应时代
要求应运而生,也通过对安全认知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推动了中国安全战略的构建,
从而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一)以信任作为安全的前提
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安全局势,国家间的互信是维护世界稳定、实现全球安全
的前提和基础。政治互信,是国际交往的基本点,是衡量国家关系状况的重要标尺,
也是国家间交往的较高层次。只有实现政治互信,才能极大地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全
方位合作,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各种问题,扩大各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共识。各国之间
只有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才能超越分歧、化解矛盾和敏感问题,有效地管控
危机。
早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并成功推动
了万隆会议达成共识。此后,求同存异也成为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时谋求协商解决
的中国方案。在国与国交往中,中国一直秉承这一原则理念追求国家之间的共识。
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从倡导建立新型大
国关系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强调政治互信在国与国交往中的重要
性。国际合作实现的前提是实现政治互信,只有实现政治互信,才能一起协商解决
共同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维护者。在多边主义理论中,“求同”是
开展多边外交的目的所在,只有求得多方目标的一致,多边外交才有实践意义。事
实上,尽管各国发展目标不同,但在诸多问题上具有共同的目标。在安全领域,目
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在面临共同的敌人及灾害时,双方真诚相待,守望相助。守望相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