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31
2022 年第 3 期
深度伪造技术出现后,中国比较早认识到这一新兴技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并不断
采取应对举措加强在这一领域的治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治理体系。
首先,中国正在逐渐完善应对深度伪造的法律体系。2016 年 11 月 7 日,第十
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
①
法》,并从 2017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2021 年 6 月 1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从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为保护中国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2021 年 8 月 20 日,第十三届全国
②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从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 上述三个法律,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应对数字时代、维
③
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为危及国家安全的各种深度伪造活动设置了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其次,有针对性地颁布遏制恶意深度伪造行为的管理条例和规定。这在欧美国家称
为“软法律”(Soft Law)。2019 年 11 月 18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化办公室会同文化和旅
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了《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任何组织
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
定、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制作、发布、传播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危害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谣言、淫秽色情,以及侵害他人名
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④
再次,从立法到执法,强化并压实信息发布平台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数
据安全法》规定:“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
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不得损害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网络音视
⑤
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则对数据平台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
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应急处置、从业人员教育培训、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http://www.cac.gov.cn/2016-11/07/c_1119867116.htm。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6/11/content_
5616919.htm。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0/
content_5632486.htm。
④ 国家网信办:《关于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通知》,国信办通字〔2019〕
3 号,http://www.cac.gov.cn/2019-11/29/c_1576561820967678.htm。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6/11/content_
5616919.htm。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