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35

2022 年第 3 期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正经历深刻变革。互联
               网和社交媒体的繁荣在促进信息加速跨境流动的同时,也助长了虚假信息的全球横
               行。2016 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英国“脱欧”两大“反常”事件让“虚假信息”

               一词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假消息和“阴谋
               论”四起,“虚假信息疫情”的肆虐助长了病毒传播、社会分裂和国际紧张局势,
               虚假信息对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安全的威胁暴露无遗。未来,随着信息技术迭代更新,

               虚假信息安全威胁将更趋严峻复杂。虚假信息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依托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虚假信息泛滥是一种新生现象,国际社会对其认识有限,尚未
               形成统一的规则规范。美西方政客、学者、智库和媒体则试图抓住这一“机遇窗口”,
               推进由其主导的概念诠释和理论框架,将“虚假信息”简单地描述为对“民主”的

               威胁,不仅缺乏理论性、严谨性和客观性,还使得虚假信息概念被“武器化”,从
               而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恶化国家安全形势。
                   本文旨在跳出充斥西方中心主义偏见的话语陷阱,基于总体国家安全理论研究框架,

               分析虚假信息的理论内涵、形成机理及现实影响,并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虚假信息疫
               情”为例,探究虚假信息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多重挑战。同时,思考如何以践行“总体国
               家安全观”为目标,防范化解虚假信息安全威胁并助力全球虚假信息治理的可能路径。
                   鉴于虚假信息安全威胁的现实性、严峻性和复杂性,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研

               究虚假信息现象,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价值。从理论研究层面看,国
               际关系中的虚假信息现象日益凸显,对地缘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文交流等方面正
               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研究虚假信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对于信息时代下的安全研

               究具有积极意义。从现实层面看,中国深受虚假信息所扰,中国外交部已多次揭批
               美西方编造并传播涉华虚假信息,反对以此为由对华进行抹黑、遏制和打压,尤其
               反对美西方反华政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散布涉华虚假信息的“政治病毒”,指出
               其毒化国际舆论环境,妨碍全球抗疫合作。   深入了解虚假信息的内涵特点和形成
                                                      ①
               机理,有助于中国抵御涉华虚假信息攻势。此外,在当前由西方主导的虚假信息理
               论框架中,非西方国家大多处于被动和失语状态,中国也常常被贴上“虚假信息攻
               击者”的标签。中国学者有必要加入关于虚假信息的国际学术讨论,提出中国对虚

               假信息的合理安全关切,这将有助于改变被西方虚假信息研究设定的“他者”角色,
               反击以此为名对华遏压的图谋,切实维护中国总体国家安全。

                  ①  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议员散布新冠病毒溯源虚假信息答记者问》,2021 年 8 月
               3 日,https://www.fmprc.gov.cn/fyrbt_673021/dhdw_673027/202108/t20210803_9171356.shtml。

                                                                                     · 3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