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37
2022 年第 3 期
容的真实性和意图的误导性。
①
2. 意图的误导性
意图是判定“虚假信息”的核心要素,即“虚假信息”的主体具有主观恶意,
故意发布和传播错误信息以误导受众。这一要素将“虚假信息”与“错误信息”
(misinformation)区分开来,后者只关注内容的错误性,无关意图,更多指的是由
于“诚实的”错误、忽视和偏见等原因而无意传播的错误信息。 但由于“意图”
②
是很难确定的,因此,如何区分两者仍具有现实挑战性。
3. 行动的组织性
目前,学术和政治话语中的“虚假信息”指代的并非单一、孤立的谣言,而是
有组织、有协调的一系列“虚假信息活动”(disinformation campaign),即某一主体
系统性地使用虚假信息以误导特定受众,旨在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选择。与之相
较,“谣言”(rumor)则是更为古老而通俗的概念,指的是“广泛传播的没有确信来
源的言论或观点”, 并未限定传播虚假信息的组织性这一特征。
③
由此可见,虚假信息的三大特征揭示出其危险性和挑战性。鉴于以上概念在
日常使用和学术文献中经常出现混淆和误用,特用表 1 简要概括其与类似概念的
联系和区别,以突出“虚假信息”概念的独特含义。
表 1 “虚假信息”及相关概念辨析
概念 内容的虚假性 意图的误导性 行动的组织性
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 是 是 是
错误信息(misinformation) 是 未知 否
恶意信息(mal-information) 否 是 未知
宣传(propaganda) 未知 是 是
谣言(rumor) 是 是 否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① Claire Wardle and Hossein Derakhshan, “Information Disorder: Toward an Inter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Making,” Council of Europe Report, September 2017, p. 5.
② “ ‘Misinformation’ vs. ‘Disinformation’: Get Informed On The Difference,” Dictionary.com,
https://www.dictionary.com/e/misinformation-vs-disinformation-get-informed-on-the-difference/?itm_
source=parsely-api.
③ Merriam-Webster, “Rumor,”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rumor.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