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6期
P. 7

2022 年第 6 期


               证拜登政府的战略安全倾向与可能的政策表现,或是强调宏观的美国政府安全战略
               评估与倾向。对于拜登更具抽象性、整合性和个体性的安全战略思维,现有探讨尚
               不充分。  基于总统在美国安全战略与对外政策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战略生成中的
                      ①
               重要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总统本人的国家安全观念。因此,本文的目标是深
               入研究拜登的安全观及其战略效应。
                   一个关于决策者的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及其战略支配能力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我

               们理解特定领导人的安全观念与战略影响。本文拟构建出一项领导人安全观的分析
               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拜登总统如何定义美国国家安全,他倾向于采取怎样的战
               略手段以维护国家安全,这些观念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现有的安全战略,以及将如
               何影响未来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部署。本文将通过对拜登国家安全战略思维的分析,

               探究其对美国国家安全实践的影响能力。

                 一  领导人的安全战略思维及其战略效应:一个分析框架


                   国际关系中的安全兼具客观和主观的属性,国家安全既是物质现实,也反映在
               个体认知中。   政治领导人是特殊的安全观主体,其特殊性体现在他们认知的信息
                           ②
               来源以及认知结果的政治效应。领导人对于本国安全程度的判定,以及对于如何达

               成国家安全目标的决策倾向,是塑造国家对外战略的一项动力因素。特别是以美国
               总统为代表的超级大国领导人,他们“对于宏大国家安全体系的界定”,深刻地塑
               造了美国对外政策,乃至影响世界秩序的变动。
                                                           ③
                   在政治实践中,领导人的个体政治信念未必直接以国家政策的形式出现,不同
               阶段的领导人理念在国家对外政策中的表现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可以推断出在政治
               过程中,存在着影响领导人信念转化为政策的因素或行为体。安全战略决策可以具


                  ①  对于拜登总统政治人格、决策风格、认知特质的现有研究参见 Gideon Rose, “Foreign Policy
               for Pragmatists: How Biden Can Learn from History in Real Time,”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21,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21-02-16/foreign-policy-  pragmatists; Masoudi
               Heidarali, “Joe Biden’s Operational Codes in Foreign Policy,” Political and International Approaches,
               Vol. 12, No. 2, 2021, pp. 95-122;  李宏洲、尹继武:《拜登的人格特质及决策特点》,《现代国际
               关系》2021 年第 2 期,第 11-22 页。
                  ②  凌胜利、杨帆:《新中国 70 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国际安全研究》
               2019 年第 6 期,第 3-29 页。
                  ③   Joseph  M. Siracusa  and Aiden Warren, Presidential Doctrines: US National  Security from
               George Washington to Barack Obama,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16, p. 218.

                                                                                      · 5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