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38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础。但在如何构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体系结构问题上仍存在明显的争议,特别是
在学科分支学科的组成上还有很大探讨的空间。
三 制度构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完善
学科制度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保证。
学科制度是规范特定学科科学研究的行为准则体系和支撑学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
①
结构体系,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学科制度精神,后者称之为学科制度结构。 对于新
兴学科而言,在经历了体系聚合初步形成学科体系之时,学科的整体架构还较为松
散。特别是在体系聚合阶段经由“他向培育”的相关分支学科中,依然保留了大量
所依托学科的特点,这不利于新兴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兴学科在体系聚合
阶段之后,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学科制度,用以规范本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形成本
学科独特的制度精神与制度结构。随着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制度精神的不断完善,
独特的研究思路与学科知识行动者的角色意识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在学科制度结
构上,国家安全学研究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本学科的研究机构与学术网络初步形成。
然而,在学科培养计划、专业性期刊以及基金资助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一)不断形成国家安全学学科制度精神
新兴学科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制度精神。学科的制度精神预
先地存在并蕴涵在整个的科学共同体中,它同时作为科学活动潜在的制度律令,内
②
化于每个个体研究者的心智结构中,形成一种普遍的规范。 学科制度精神作为推
进科学研究的隐含律令,在不同学科之间具有广泛的共通性,即普遍的学术原则。
但是不同学科之间,因其不同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偏好,在具体的学科制度精神属性
方面,也有着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作为新兴学科,在确立起本学科基本理论体系
的同时,需要明确本学科独特的研究倾向与研究思路,形成本学科独特的学科精神,
以规训本学科相应的分支学科。同时,知识行动者是相关学术活动开展的基本载体,
③
在作为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基础的学科制度的建构中处于中心地位。 因此,在推
进新兴学科之学科制度精神建设的过程中要着力推进知识行动者的学科制度精神
建设,强化本学科知识行动者的“角色意识”。谁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谁先着手
① 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2 页。
② 侯怀银主编:《高等教育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8-19 页。
③ 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2 页。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