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6

新中国 70 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安全方面频繁推出新理念、新方案和新举措,促进中
            国的安全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安全领域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在安全理念方面,
            中国相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亚太安全观等理念,在安全环境

            研判、安全内容认知、安全维护手段等方面实现了变革与创新。对于日益走近世界
            舞台中央的中国而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在安
            全领域也需要迎头赶上。如何实现在安全领域的有所作为,安全观的创新是首要的。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家安全观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实现了对新中国国家
            安全观的继承与发扬。回顾新中国 70 年来国家安全观的演变历程,可以更好地理
            解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逻辑和当前安全观的创新及其价值,也对未来如何更好地
            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所启示。


                                 一   国家安全观的概念辨析


                 安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焦点话题之一,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过去很长时
            段,安全经常被用来证明暂停公民自由、发动战争和大规模重新分配资源等重大举
                         ①
            措的正当性。   从古至今,对于安全的追求成为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动力之一。安
            全既可以指行为体认知处于没有威胁的心理状况,也可以指行为体所处的环境是没

                               ②
            有危害存在的状态。   安全既包含客观状态,也涉及主观认知,因而安全观具有重
                    ③
            要影响。   在国际关系中,行为体之间的互动通常会促成错综复杂的安全关系,而
                                                    ④
            不同的安全观对于安全互动具有重要影响。
                 何谓国家安全观,主要涉及安全的保护对象和实施主体、安全威胁的来源、安
                                                           ⑤
            全涉及的领域以及安全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等问题。   有学者关注安全政策的决策
            者,认为国家安全观是指国家的执政者、参政者等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观点以及在


                ①  David Baldwin, “The Concept of Securi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 23, No. 5,
            1997, p. 9.
                ②  李小华:《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博士论文,2003 年,第 5-6 页。
                ③  刘跃进认为汉语中的“安全”只有客观性,没有主观性,不能将安全感混淆为安全,这
            与英文中的“security”有着显著不同。参见刘跃进:《国内关于安全是否具有主观性的分歧和
            争论》,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第 1-6 页。
                ④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78-185 页。
                ⑤  杨光海:《安全观的演进:从传统到非传统的转变》,载《教学与研究》2008 年第 3 期,
            第 72-73 页。
            · 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