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10
新中国 70 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
报告中指出:“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
①
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国际矛盾
更是体现为社会制度竞争,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也成为战争的根源所
在。毛泽东认为,“只要这个社会制度不改变,战争就不可避免,不是相互之间
②
的战争,就是人民起来革命”。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安全面临着极为严峻的
内忧外患。国内政局不稳,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活动不断,且有外部敌人实力援助,
③
企图颠覆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 与此同时,外部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意
识形态的对立与朝鲜战争中中美关系的交恶,使得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
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慑的全面遏制战略。在内忧外患的国家安全环境
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认为“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且
战争无法避免,形成了以政治安全为核心、军事安全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安全观。
2. 以政治安全为核心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新生的政权而言,维护政治安全是核心目标。考虑到当
时中国所处的安全环境,对政治安全的威胁主要是外部的军事入侵和内部的反对势
力,国家安全的主要目标是预防来自外部的军事入侵,保证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
④
立和政权稳定。 因而军事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手段,其他经济安全、社
会安全等服从于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基于增强军事安全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
主要是在国内大力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在国际上则寻求结盟来增强国际安全。在国
家安全力量建设方面,面对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力量的安全威胁,中国不仅始终重视
军事力量建设,还在应对美国威慑(特别是核威慑)时实施“三线”建设、研制核
⑤
武器。 对外则是依靠与苏联等国家的合作,为维护本土安全和周边安全,甚至不
惜采取战争手段。
3. 传统安全观的实践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战争与革命”不可避免的战略判断指引下,将军事手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33 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3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80 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
献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2 页。
④ 赵进军:《新中国外交六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47 页。
⑤ 凌胜利:《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分化中苏同盟的核策略》,载《社会科学》2016 年第 3
期,第 16-22 页。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