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4期
P. 102
趋势焦虑与冲突意愿:区域主导权竞争中的防御性进攻主义
团。该观点只是提出了德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却忽视了俄国更加强劲的权力增长态
势。此外,对区域主导权的评判往往取决于人口、领土、资源、工业实力、经济实
力、常备军力以及战时国家的动员能力。在这一点上,法俄实力的增长趋势则更胜
一筹。
当时的法俄同盟——尤其是获得法国大量贷款援助而迅速走向工业化的俄国
——其巨大的经济与军事潜能正在凸显。法俄结盟后,德奥同盟在人口总量与兵力
数量上的单极优势就被追平了。19 世纪 90 年代初,法俄两国人口总数为 1.55 亿人,
比德奥总人口多 0.53 亿人;到了 1913 年,法俄人口总量攀升至 2.15 亿人,比德奥
①
两国多 1.09 亿人。且德俄两国的人口差距还在拉大。 1897~1898 年,法俄同盟兵
②
力为 156 万人,德奥同盟兵力仅为 88.8 万人。 1914 年,俄国家杜马又批准了新
扩军的议案。根据议案规定,俄国年征兵数量较之前净增 13 万人,至 1917 年俄国
③
陆军常备兵力将净增 40%,与之相对应的是军官数量也将净增 29%。 对此,艾
尔弗雷德·冯·施里芬(Alfred von Schlieffen)元帅在一封信中表示:“抛开军事
质量来讲,法俄同盟与我们的兵力之比已经接近 5∶3……如果德国不想被彻底抛
在后面,就需要认真对待相对实力弱化的现实。”
④
更令德国感到焦虑的是,俄国动员效率的提升将导致“施里芬计划”中假定的
时间差消失。法国政府不断增加对俄国战备项目的贷款,仅 1912~1914 年间,就向
俄国提供 5 亿法郎用以资助其完善西部运河系统改造与战略铁路扩建。到了 1914
年年初,普恩加莱政府更是追加 25 亿法郎贷款,帮助俄国增建 5 000 千米战略铁
路。一旦俄国西部战略铁路 1918 年铺设完毕,其军事动员效率将从几年前的六个
星期——这构成了“施里芬计划”在西线法国与东线俄国之间利用时间差避免两线
⑤
作战的前提——缩短为 15 天。 对此,时任德意志帝国首相特奥巴登·冯·贝特
曼·霍尔维格(Theobald von Bethmann-Hollweg)的秘书在其日记中也表现出巨大
的趋势焦虑:“奥匈帝国就像一个衰弱老人,它正在走向虚弱与动荡……未来属于
①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p. 199.
② [美] 威廉森·默里等主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70 页。
③ Hew Strachan, The First World War,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2005, pp. 62-63;
Dominic Lieven, Russi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 111.
④ Gordon A. Craig, The Politics of the Prussian Army: 1640-194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p. 243.
⑤ 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459 页。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