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
P. 59

2020 年第 6 期

                   1. 加大中国的国际发声和发声质量  提高话语主动性和自觉性
                   中国受语言、文化背景等限制,无论是媒体传播,还是学术研究,在国际话
               语方面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发声不足。话语权是各大国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各国都很重视。例如,普京第二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尤其重视加大其国际话语
               权力度。2013 年俄罗斯重组国有媒体,成立“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目
                                                                                      ①
               的就是为了使俄罗斯新闻讯息向西方传播,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抢夺话语权。  九
               一一事件后,美国国防部成立了“战略影响办公室”,围绕反恐和安全话题展开宣
               传行动,以影响国际舆论。此类发声和话语权体现在政界、学界和媒体多个层
               面。就媒体而言,在国外媒体中,很多关于中国的“故事”是由外国人讲述;而
               在学界层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比较有限,如在社会科学引

               文索引(SSCI)中的发文量要比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
                                                 ②
               索引(A&HCI)中的发文量低得多。  就外交和国际关系研究而言,尽管从事这
               些领域研究的学者众多,但是中国无论在理论话语权,还是政策话语权方面都比

               较欠缺,更多是知识的消费者,而非生产者。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积极推动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涌现了很多新理
               念、新布局和新实践,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这些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创
               新要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就更需要加强话语主动性和自觉性。尽管

               中国在加大对外宣传、对外传播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是在提升发声力度和发声
               效果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否则面对关于中国的一些负面话语或是话语危机,
               中国观点很难及时在世界传播。中国在国际媒体、学术期刊发出自己的声音,扩

               大话语存在,提高话语质量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一方面,可以增加英语出版物,
               如英语学术期刊、英语报纸、英语频道,使中国声音直达国外的受众,中国环球
               电视网(CGTN)可以扩大在海外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每年在世界各地都会召
               开各类论坛或研讨会等,会议的主题经常与中国有关,这些会议是中国积极发声

               的重要平台。相关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官员、学者、媒体参加,阐述中国观
               点,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也可以有力回击错误观点,引导
               世界舆论。中国的学者、官员、媒体人士等需要在国外的各类媒体多发表观点,



                  ① 姜小凌、张昆:《政治传播视阈下俄罗斯媒体对国际话语权的架构——以乌克兰危机中
               俄美的话语博弈为例》,载《新闻爱好者》2016 年第 5 期,第 39 页。
                  ② 孙吉胜:《话语、国家形象与对外宣传:以“中国崛起”话语为例》,载《国际论坛》
               2016 年第 1 期,第 1-7 页。
                                                                                     · 57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