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139
2021 年第 3 期
已有三艘入列,最终将达到十艘的整体规模。深海中“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
存在,对于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有着极大的意义。俄罗斯前副总理罗戈津就曾指出,
①
“无论在任何一个大洋试图围困我们,‘北风之神’都能予以突破”。 与此同时,
美军也极为重视深海军事力量的发展。美军战略核潜艇的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拉菲特级、俄亥俄级以及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战略核潜艇都是世界深海武器发展历程
中的代表。此外,需要关注的是美军在发展深海战略核潜艇的同时,也力图推动深
海秘密基地的建设。早在 1968 年,斯坦福研究所就讨论了建造海底载人基地的可
②
行性。 虽然美军从未承认自身深海基地的建设,但美军位于巴哈马的大西洋海底
测试和评估中心(AUTEC)负责着美军海底武器的研发,已经具备深海基地的雏
形。同时,近年来美军也在开展涉及深海领域的“颠覆性”武器研发。隶属于美国
国防部、负责研发军用高新科技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一直在推
进所谓的“上升下降有效载荷计划”(Upward Falling Payloads)。该计划将充分利
用深海海底极强的隐蔽性,在深海海底设立武器平台,在关键时刻通过深海海底平
③
台释放间谍卫星、无人机等军用武器和设施,实施突然打击。
3. 深海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进一步探索深海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
深海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对深海探索的巨大难度。深海区域高压、黑
暗、寒冷,马里亚纳海沟处的气压甚至可以达到 1 100 个大气压,远远超出了人
④
类身体以及普通金属材料能够承受的极限。 此外,深海海底地形十分复杂,存
在着大量的深海热泉。根据科学勘探,深海海底会喷发出温度在 300℃以上的热
⑤
泉,对进入其中的生物构成极大威胁。 人类探索深海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从 1521 年麦哲伦使用简单的绳锚试图测量太平洋深度开始,人类对深海
的探索就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技术阻碍。1934 年,美国科学家威廉·毕比(William
①《罗戈 津: 北风之 神级 潜艇可 突破 所有反 导系 统》, 俄罗斯 卫星通 讯社 网站,
http://sputniknews.cn/russia/201608011020363802/。
② “Under-Ocean Military Bases: There Is More Than Just One Area 51,” Collective Evolution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collective-evolution.com/2016/01/28/under-ocean-military-bases-there-
is-more-than-just-one-area-51-see-for-yourself/.
③ “Upward Falling Payloads Advances Deep-Sea Payload Technology,” Phys Official Website,
https://phys.org/news/2014-03-upward-falling-payloads-advances-deep-sea.html;也可参考李强主编:
《DARPA 创新计划》,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70-72 页。
④ 王东晓:《走近南海 中国海洋学家南海考察笔记》,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31 页。
⑤ [美] 罗伯特·D. 巴德拉、[美] 威尔·海夫利:《深海探险简史》,罗瑞龙等译,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140 页。
·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