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140
深海安全治理:问题缘起、国际合作与中国策略
Beebe)等人对百慕大深海区域进行了水下探测,下潜至水下 900 多米的深度,
①
此举开启了人类深海技术变革的序章。1948 年,瑞士物理学家奥古斯特·皮卡德
②
(Auguste Piccard)驾驶他设计的深海潜水器,创造了数项世界潜水纪录, 这为
二战后人类加速探索深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二战后,在冷战的阴云下,美
苏等国充分认识到了深海所具有的军事战略价值,加速“进军”深海的步伐。1957
年,苏联派出海洋考察船“斐查兹”号,利用超声波探测仪对位于太平洋的马里
亚纳海沟进行了详细的探测,探测出 10 990 米的深度,同时发现了深度达到 11 034
③
米的查林杰深渊。 与此同时, 1960 年,美国海军在瑞典皮尔德父子(Auguste
Piccard and Jacques Piccard)的帮助下,利用重达 150 吨的“的里雅斯特”号深潜
④
器下潜至 10 916 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 此后,法国、日本以及
中国等国的深海探测器也相继面世。2020 年 6 月,中国自主研制的“海斗一号”
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 10 907 米,刷新了中
⑤
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同时填补了中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另
外,深海采矿技术的进步也是助推深海开发的重要原因。以蕴藏着大量多金属结
核的 CCZ 采矿区为例,相关开采方在近年来相继研发了“帕达尼亚 I”(Patania I)
和“帕达尼亚 II”(Patania II)等深海海底矿藏探测设备,极大提升了人类在这一
⑥
区域的开采水平。
(三)深海安全问题
“公域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最早由英国学者加勒特·哈定
(Garrit Hadin)在 1968 年提出,其意指在公共领域中追求自身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① “Bathysphere,” Britannica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britannica.com/technology/bathysphere
#ref82895.
② “1901 - 1950 - Ocean Exploration Timeline,” Sea and Sky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seasky.
org/ocean-exploration/ocean-timeline-1901-1950.html.
③ 郑建国、王茂君编著:《海洋小百科全书·海洋地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第 40 页。
④ “Deepsea Challenger Versus Trieste,” Nationalgeographic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
deepseachallenge.com/the-sub/then-and-now/.
⑤ 《10907 米!“海斗一号”全海深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6/08/c_1126089162.htm。
⑥ “A modern Eldorado: Deep Sea Mining at the Clarion Clipperton Zone,” mining-technology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mining-technology.com/features/a-modern-eldorado-deep-sea-mining-at-
the-clarion-clipperton-zone/.
·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