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1期
P. 25

2023 年第 1 期

               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国家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但只有
                                                        ①
               在联合国的旗帜下建立起非对抗式的国际新秩序,普遍性的“安全互助”才有最大
               可能的实现。

                   3.  促成“安全互保”的战略环境
                  “安全互保”的战略环境是摆脱本体不安全的重要条件,也是破解军备竞赛困
               境的必由之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战略上实行“确保相

               互摧毁”,以维持“恐怖和平”,给人类和平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与阴影。“今
               天的安全正好是霍布斯著作中国家安全的反面:安全不能在竞争中谋求,而是在全
               球性中构建。每个人的安全依赖于其他所有人的安全:从城堡与壁垒的角度来考虑
                                           ②
               安全问题已经是一种妄想了。”   因此,摒弃冷战思维下的“战略威慑”“战略先发
               制人”“战略胁迫”   等,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及其与此相应
                                 ③
               的“安全互保”战略环境,这是实现全球安全治理的优先选择。
                   日趋恶化的俄乌冲突表明,全球可持续的安全构架尚未建立起来,国与国之间

               安全关系的处理仍然是无序的、零乱的,甚至是违反人道的。反观二战后的亚太地
               区总体上保持了长期和平。亚太地区一直是全球热点地区,但政治上的“以和为贵”,
               经济上的“互惠共赢”,文化上的“相互包容”,安全上的“防御为重”等,使得这
               一安全热点地区转化成为经济热点地区。中国对于亚太地区长期保持和平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长期保持和平的“和合共建”经验十分值得总结。特别是中国
               的和平复兴与包容性发展,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甚至在域外国家的频频干扰下,
               仍坚持“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成为这一地区长期和平的“定海神针”。近

               年来,亚太国家加强了同中国的经济相互依赖,与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
               合作组织、东盟等地区制度框架内接触,还加入了一些中国发起倡导的机制如亚洲
               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同时向
               世界发出“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更是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理念主张到实践行动的跨越。
                   4.  构建“安全共享”的治理体系


                  ①《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
               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21 年 9 月 22 日,第 1
               版。
                  ②  伯特兰·巴迪:《世界不再只有“我们”:关于国际秩序的另类思考》,宗华伟译,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110 页。
                  ③  劳伦斯·弗里德曼:《威慑》,莫盛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134-159 页。
                                                                                    ·  23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