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1期
P. 21

2023 年第 1 期

               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全球社会的可持续性则体现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持。世界各国
               均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价值理念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生活方式与
               未来取向,因而自主选择其发展道路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二是尊重各国

               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有其自身的政治关联性与文化传承性,任何外
               来干预与他者范式移植都会水土不服。只有在保障其自主选择的权利基础上,通过
               共生关系延伸和文明互鉴加强,才能逐渐完好地实现现代性转型与世界性转化。

                   事实上,基于全球社会的“和合共生”前提,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制度的同时,人
               类文明与全球安全也吸纳着不同民族与国家对世界整体作出的贡献。世界秩序的建构
               尤为如此。希腊人的世界秩序观是西方秩序观的开端。希腊人相信万物生灭的背后有
               一个终极本体“一”,进而形成作为永恒法则的“逻各斯”(logos)即“宇宙秩序”

              (universe order)。近代以来的西方传承了希腊的“逻各斯”秩序观,先后产生了帝国
               体系主导下的“权力秩序观”、结盟体系维持下的“均势秩序观”、一超多强结构下
               的“霸权秩序观”等。印度有其“内省超脱”“善为贵”“非暴力”的价值传承,提

               出过“国家圈”体系的构想、“不结盟”政策等。伊斯兰世界基于《古兰经》教义与
               伊斯兰教的社会理想,提出世界秩序的价值目标是“和平与正义”等。   中国有“天
                                                                             ①
               下大同”“协和万邦”“和为贵”的文化传承,认为“天人合一”是世界秩序的永恒
               前提,形成了以“和合”为价值核心的“文化秩序观”。历史上的东亚封贡体系,当

               代推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安全观,均是中国为地区安全与世界发展作出的巨大
               贡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全球安全倡议”一以贯之地坚持国家间交往

               的“黄金法则”,也为重构世界秩序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四 “全球安全倡议”的实现路径

                   全球化背景下的安全要素相互镶嵌、互构共建,全球安全是一个呈现国家行为

               体间镶嵌互构关系的网络。为能消解全球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凝聚全球共识,达成“安全互助”“安全互保”“安全共享”的“和合共建”策
               略,这是实现全球安全的最佳路径选择。

                  (一)全球安全的“镶嵌互构”特征
                   世间万物“同在共生”的演化,生成相互镶嵌基础上的“互构共建”法则。特



                  ①  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胡利平等译,中信出版集团 2015 年版,第 251-253 页。
                                                                                    ·  19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