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201805
P. 7
2018 年第 5 期
以说是继九一一事件之后全球恐怖活动的“第二波”浪潮,同时也是东南亚恐怖主
义局势变化的重要节点。随着 IS 的崛起、向外扩张再到溃败后的战略转移,东南
亚恐怖主义态势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IS 的渗透使东南亚恐怖主义势力沉渣泛起,
并形成新的发展特点,国内外学界对此进行了持续且深入的研究。
现有研究从 IS 对东南亚的思想宣传、人员招募及其与东南亚恐怖主义组织联
系等方面入手,分析了 IS 对东南亚的渗透及影响的先天条件,并指出东南亚恐怖
主义的区域化、本土化趋势有所加强。多数学者认为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威胁日
益严重,已成为 IS 宣传和招募的重灾区。同时,有些文章认为 IS 通过线上线下进
行极端思想宣传、招募等手段不断向东南亚进行渗透,对东南亚的安全形势构成了
新的威胁与挑战;并指出雅加达恐袭事件的发生及马拉维恐袭事件的持续发酵,表
①
明 IS 在东南亚的组织网络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单
边和双边反恐举措及区域组织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反恐合作成为重要议题。国内外
学者对新加坡和印尼等单个国家应对当前反恐新形势的策略及参与国际反恐合作
的经验进行了研究,并对东南亚单边、双边、多边层面应对域外恐怖主义渗透进行
了分析,着重指出东盟层面的反恐政策是当前应对和打击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必要手
②
段和途径。 就东南亚地区反恐效果评估方面而言,这些研究认为,东南亚国家为
打击恐怖主义做了较多努力,但仍存在意见分歧、反恐能力不足、反恐立法薄弱等
① 部分研究成果参见靳晓哲、李捷:《“伊斯兰国”与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发展》,载《东
南亚南亚研究》2016 年第 3 期,第 1-11 页;陈庆鸿:《“伊斯兰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渗透评估》,
载《国际研究参考》2016 年第 7 期,第 28-34 页;参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特南国际关
系学院(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的系列研究报告,Dymples Leong,
“Telegram and ISIS: A Potential Security Threat?” RSIS Commentary, No. 256 (November 2015);
Rohan Gunaratna, “Annual Threat Assessment,” Counter Terrorist Trends and Analysis, Vol. 7, No. 1
(January/Feburary 2015); Rohan Gunaratna, “Islamic State Branches in Southeast Asia,” RSIS
Commentary, No. 4 (January 2016); Jasminder Singh, “Katibah Nusantara: Islamic State’s Malay
Archipelago Combat Unit,” RSIS Commentary, No. 126 (May 2015); Jasminder Singh and Muhammad
Haziq Jani, “ISIS in East Asia: Strategy Shifts and Security Implication,” RSIS Commentary, No. 90
(May 2017)。
② 部分研究成果参见 Nur IrfaniSaripi, NurAzlin Mohamed Yasin, “Countering the Narrative of
Terrorism: Role of the Singaporean Community Crucial,” RSIS Commentary, No. 133 (June 2015);
Jasminder Singh, “Operation Tinombala: Indonesia’s New Counter-Terrorism Strategy,” RSIS
Commentary, No. 251 (October 2016); Jasminder Singh, “Danger of Southeast Asian Jihadi Returnees:
Need for an ASEAN-wide Policy,” RSIS Commentary, No. 7 (January 2016)。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