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1901
P. 59

2019 年第 1 期

               的核打击能力。在思路上,应把军事效用和政治效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不仅

               着眼于在战争中选择相应的核打击目标和毁伤目标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注重对
               其社会、决策等心理的影响。在方法上,应把军事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在军事打击效果分析基础上,应针对对手文化背景、国家属性、决策机制、国

               内力量制衡关系等国情、社情,综合研究确定达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核力量特
               别是核武器发展规模。
                   2.  中国对美核威慑战略目标
                   对美俄核大国而言,两国不仅拥有庞大核武库,而且奉行“首先使用核武器”政

               策,必然将对手的军事目标和经济、交通、城市等非军事目标作为全部战略核打击目
               标。但对只拥有有限核武库的中等核国家而言,不可能将对手的全部战略目标作为核
               打击对象,从不可承受核打击概念出发,只需保持对对手的人口和工业能力高度集中

               的城市目标进行核反击的有效威慑。特别是对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而又保
               持最低限度核武器规模的中国而言,更应该确保核反击能够造成不可承受核打击。
                   在全球五个核国家中,中国是唯一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国家。对
               核反击能力的严重依赖影响到同样战争条件下中国所需核武器的规模。对中国而

               言,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制约下,核武器的生存能力是第一位的效能指标,
               只有在遭受核打击后确保能生存,才谈得上核反击。另一个对中国核反击能力影响
               较大的指标是突防能力。美国为谋取全球战略优势,在保持占有优势的进攻性战略

               力量的同时,正在建立全球导弹防御系统,追求既能打击别国又能不受报复的绝对
               安全。为此,美国不仅在本土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而且在其战略对手中国和俄
               罗斯的周边与其盟国一道建立区域导弹防御系统,意欲实现对中俄战略核力量的全
               程防御。这就是为什么中俄强烈反对美国在东欧和亚太地区部署反导系统的动因,

               也是目前中国强烈反对韩美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原因。
                   中国应综合考虑核武器作战的生存能力、可靠性、突防能力和打击能力全要素
               指标,确保核反击造成美国不可承受核打击的核武器规模。这是构筑中美“非对称

               战略平衡”核战略关系结构对中国核武库的要求,是为作为核力量弱势的中国具备
               遏制美国战争企图、防止中美战争的条件,也是作为从不参与核军备竞赛的中国必
               须具有的核实力。
                   3.  中国核威慑战略的完备性

                   核武器是一种军事武器,更是一种政治武器,其重心是在“慑战”而不在“求
               战”,拥有核武器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拥有核武器的主要目的

                                                                                     · 57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