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
P. 102
2019 年第 5 期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新安全观为理论基础,其基本框架包括安全领域的协
①
调合作机制和危机预防机制。 达巍强调,中美战略稳定是更高层次的战略稳定,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战略武器的均衡与稳定,其框架包括高层对话机制、军事安全
②
领域的战略稳定以及中美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捆绑。 鹿音在考察中美战略稳定关
系演进历史的基础上指出,经典战略稳定性和军事安全互信对于中美战略稳定意
义重大,经典战略稳定性和广义的中美战略稳定,都与双方军事与安全关系的互
动水平密切关联。在建立新型战略稳定框架的过程中,中美既对经典战略稳定框
③
架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 中美新型战略稳定框架是一种“大战略稳定性”概
念,以中国式思维方式为指导,以战略武器关系为基础,同时包括双方深度相互
依存、现有的两国官方共识与沟通渠道以及与战略武器关系密切相关的国家间军
事与安全关系。中美应探索实现双方战略稳定的新道路,建构基于长期合作而非
④
对抗性的战略稳定框架。 托马斯·芬加(Thomas Fenga)和樊吉社在考察中美
战略稳定关系缘起与发展的基础上,把中美双方各自的核力量、共同的敌人或共
同利益、经济和政治相互依赖以及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维持中美战略稳定
⑤
的构成要素。
总之,就中美战略稳定关系的研究而言,虽然学界在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基本框
架的内容方面存在差别,但对于随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复杂、深化和国际环境的变
化,中美在构建复合战略稳定框架以促进中美战略稳定这一问题上已达成共识,为
构建中美复合战略稳定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战略稳定关系的内涵与模式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可以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战略稳定关系的内涵进行
界定;通过历史归纳,我们可以对战略稳定关系的建构模式进行总结。
① 夏立平:《论构建新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载《当代亚太》2003 年第 2 期,第 50-54 页。
② 达巍:《建立面向未来的中美关系战略共识与长期稳定框架》,载《现代国际关系》2015
年第 6 期,第 7-8 页。
③ 鹿音:《中美战略稳定关系的演进》,载《当代美国评论》2018 年第 2 期,第 37-38 页。
④ 鹿音:《对战略稳定性的思考》,载李彬、赵通主编:《理解中国核思维》,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95-98 页。
⑤ [美] 托马斯·芬加、樊吉社:《中美关系中的战略稳定问题》,载《外交评论》2014 年
第 1 期,第 47 页。
·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