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
P. 38

2019 年第 5 期

                  (二)用兵有道  谋略制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
               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对中国历代军事安

               全思想的最佳概括。孙子指出,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外交手段,
               再次才是通过战场交战,最差的选择是攻城。如果双方必须通过交战解决问题,那
               么用兵的战略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孙子认为,用兵之道首先应该注意选拔合适的将帅:“夫将者,国之辅也。辅

                                               ①
                                                                                        ②
               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从某种意义上说,将领的素质决定着民众命运与国家安危。反之,如果将领不堪大
               任,国家和民众将受到极大伤害。因此,“智、信、仁、勇、严”是将领必须具备
               的基本素质。大体上说,将领在用兵时要讲求谋略,治军公正严明、令行禁止,“视

               卒如爱子”,能够取得士兵的信任与拥护,要有取胜的勇气和信心,攻防有序,“进
                                                                  ③
               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孙子认为,要取得战争主动权,就要重视对敌我军情的掌握,做到“知彼知己
                              ④
               者,百战不殆。”  在战争中全面掌握自身和敌方的情况,才能制定最适合的战略
                                                                     ⑤
               战术,“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君主、将帅只有在掌
               握军情的前提下才能在战场上处于不败之地,进而维护国家安全。由此出发,孙子
               着重强调用“间”获得军事情报的重要性。“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
               事莫密于间。”间谍是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

               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
                        ⑥
               而动也。”
                   古往今来的战争也告诉我们,战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是对国家物质财
               富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消耗,“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

                                                                                   ⑦
               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行军
               打仗难免长途跋涉,还要保证日常补给。因此,如何在保证军队补给的同时尽量减
               少国库消耗,避免出现“力屈、财殚、国用不足”的困境,是任何一个国家在战争

                  ①  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48 页。
                  ②  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37 页。
                  ③  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102 页。
                  ④  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48 页。
                  ⑤  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125 页。
                  ⑥  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125-126 页。
                  ⑦  李零:《吴孙子发微》,北京: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36 页。
                                                                                     · 19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