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
P. 51

辽帝国的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时,只能以《辽史》记载为主,以其他史料加以佐证、辨析,于只言片语中揭示辽
            帝国关于国家安全的内在指导思想。

                  二  契丹国家的产生与“中国”认同的国家安全意识


               《辽史》记载: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懿祖生匀

                 实,始教民稼穑,善畜牧,国以殷富,是为玄祖。玄祖生撒剌的,仁民爱物,
                 始置铁冶,教民鼓铸,是为德祖,即太祖之父也,世为契丹遥辇氏之夷离堇,
                 执其政柄。德祖之弟述澜,北征于厥、室韦,南略易、定、奚、霫,始兴板筑,
                 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而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
                      ①
                 国。”
                 史料虽然简略,但比较清晰地描述了自玄祖匀德实至太祖阿保机几代契丹人不
            断受到中原影响、积极吸收农耕文明、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农耕文化的引入进一
            步加快契丹统治集团对汉族文明的认知,终于在撒剌的、述澜时期形成了“广土众

            民之志”。“广土众民”同以往游牧民族的野蛮掳掠有着根本的区别,也绝非驻牧范
            围的简单扩大,而是契丹民族发出的建国信号,是统一王朝草创的蓝图,至阿保机
                                                  ②
            任可汗时已经成为清晰完整的建国方略。  “广土众民”,顾名思义便是开疆拓土,
            占有大量人口。阿保机执政后加紧势力扩张,东征西讨,“广土”与“众民”一齐

            推进。《辽史》记载的太祖朝内容大多关于征伐与迁移征服地人口,不仅统治范围
            得到扩展,迁徙至契丹故地的人口也达到数万户之多。然而此时契丹政权仍然处于
                                                                                 ③
            游牧民族政权的状态,虽然阿保机于公元 907 年“燔柴告天,即皇帝位”,  其与
            中国传统的国家形态仍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虽然在契丹民族崛起之时,仍然保留着游牧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
            因素,但“随着与中原的分立势力对等的国际关系的长期化,契丹必然要具备作为
                                  ④
            一个安定国家的体制。”  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阿保机于 916 年“上尊号曰大圣大


                ①  脱脱:《辽史》卷 2《太祖下》,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26-27 页。
                ② 杨福瑞:《辽朝移民问题研究》,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5 期,第 26 页。
                ③  脱脱:《辽史》卷 1《太祖上》,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3 页。
                ④ [日]  森安孝夫:《从渤海到契丹——征服王朝的成立》,海兰译,载《民族译丛》1982 年
            第 4 期,第 46 页。

            · 32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