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
P. 55
辽帝国的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其认同度是非常高的。伴随着南面官体系的成熟,大批汉族士人经由科举进入到国
家行政机构中,一方面满足了国家对于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缓和民族矛
盾、促进民族融合以维护政治安全的目的。
(二)“捺钵”与“五京”、“行国”与“城国”统一,以维护国家安全
①
建立契丹的“捺钵” 和中原王朝的京城行政体系并存的格局,辽帝国既效仿
中原王朝建立五京制度,同时,又继续保持契丹的“捺钵”传统的游牧行政的特色,
实现“行国”与“城国”的统一,以维护国家安全。
辽帝国曾先后兴建了五个京城,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上京临潢府、南京析津
府、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和西京大同府。但皇帝一年中“秋冬违寒,春夏避暑,
②
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 这种情况是由辽帝国的特殊性
决定的,辽地跨游牧和农耕两大区域,既不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政权,也不是一个纯
粹的农耕政权,而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复合型政权。宋神宗赵顼曾谓臣属曰:“唐明
皇晚年逸豫,以致祸乱。如本朝无前世离宫别馆、游豫奢侈之事,非特不为,亦无
余力可为也。盖北有强敌,西有黠羌,朝廷汲汲枝捂不暇。然二敌之势所以难制者,
③
有城国,有行国。自古外裔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比之汉、唐尤强盛也。”
宋神宗认识到辽之强大在于行国与城国的统一,但并未讲明二者如何统一。辽盛
时“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
④
六十”, 辽帝国北方行国的政治中心是汗庭,其在行国中的重要性与中原城国一
样,也是君主行使统治权力、控制全国、处理政务之所。但与以往的北方行国相比,
辽帝国还有一套借鉴自中原的枢密院等中央机构跟随皇帝四时“捺钵”,所以“汗
⑤
庭”并不能够完全涵盖辽的政治中心。 当时的辽帝国人将以皇帝大帐为中心,包
⑥
括枢密院等中央机构在内四时移动的朝廷称为“行朝”。 皇帝四时“捺钵”是保
① 捺钵:辽朝皇帝为保持契丹族游牧狩猎的风俗而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及汉人枢
密院、中书省一些官员随行,并在夏冬捺钵与北、南大臣共议国事,或接受使节朝贡。《辽史》
称:“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参
见脱脱:《辽史》卷 32《营卫志中》,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423 页。
② 脱脱:《辽史》卷 32《营卫志中》,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423 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328,神宗元丰五年七月乙未条,北京:中华书局 1995 年
版,第 7899-7900 页。
④ 脱脱:《辽史》卷 37《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496 页。
⑤ 肖爱民:《论辽朝的政治中心——从中国古代北方行国政治中心谈起》,载《宋史研究论
丛》(第 15 辑)2015 年,第 615—616 页。
⑥ 向南:《常遵化墓志》《创建静安寺碑铭》,载《辽代石刻文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社 1995 年版,第 127-129、360-363 页。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