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5期
P. 56

2019 年第 5 期

               持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传统的具体表现,为契丹等游牧民族树立了一个保
               持游牧习俗、尚武传统的领袖形象,保持民族活力也是由政治中心所在的斡鲁朵性
               质决定的。斡鲁朵是辽帝国皇帝居所——行宫的所在地,始建于辽太祖,“太祖以

               迭剌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裂州
               县, 割户丁,以强干弱支。诒谋嗣续,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
               守陵。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
                        ①
               立具矣。”  其后历代皇帝都建有自己的斡鲁朵,包括两位摄政日久的太后——应天
               太后、承天太后,以及圣宗朝权势盛极一时的皇太弟耶律隆庆和位极人臣的丞相韩
               德让在内,至辽末斡鲁朵共有十二宫一府。“这些宫的所有者,若非当时的最高统
               治者,至少也是地位极其特殊的统治集团核心人物,因此,斡鲁朵可以说是辽帝国
                                 ②
               统治者的大本营。”  斡鲁朵作为行宫,其所在既是皇帝捺钵之处,又是皇帝死后
                                                            ③
               归葬之所,契丹故地的优质牧场自然要划入其中。  不仅如此,诸斡鲁朵所辖“凡
               州三十八,县十,提辖司四十一,石烈二十,瓦里七十四,抹里九十八,德里二,
                                                                           ④
               闸撒十九,为正户八万,番汉转户十二万三千,共二十万三千户。”  皇帝通过斡鲁
               朵实现了直接控制辽帝国政治、经济、军事的目的,这在中原王朝也是不常见的。

               为了更好地保证皇权集中,随同皇帝四时捺钵的不仅有负责侍奉帝、后、皇室饮食
               起居等任务的行宫斡鲁朵户和随行禁卫,连同中央行政机构也一并随之转徙。
                   此外,实行部族、州县分治的行政体制。“所谓行政区划,是与中央集权制的国
               家相联系的。只有国君将自己所直接掌握的领土进行分层次的区划,采用集权的统
                                                                           ⑤
               治方式,派遣定期撤换的官员,这样的区划才属行政区划的范畴。”  辽帝国作为一
               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除在中央置北南枢密院管理全国部族、州县事务外,在地方
               上对契丹、奚等游牧民族采用部族制,亦兵亦民,每个部族在平时是行政和经济生
               产单位,战时则直接成为军队,夷离菫/节度使作为部族首领既是管理户籍、组织生

               产的行政官员,也是管理军事事务的统帅;汉人、渤海人则实行州县制,其中渤海
               人与契丹人一样兵民合一,汉族则保持兵民分离,但管理上均坚持军政分开的原则。
                   辽太宗大同元年(947 年),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召晋百官悉集于庭,问曰:‘吾

                  ①  脱脱:《辽史》卷 35《兵卫志》,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458 页。
                  ②  杨若薇:《契丹王朝军事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 页。
                  ③  参见武玉环:《辽代斡鲁朵探析》,载《历史研究》2000 年第 2 期,第 51-62 页;杨军:
               《牧场与契丹人的政治》,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2 期,第 1-6 页。
                  ④  脱脱:《辽史》卷 31《营卫志上》,北京:中华书局 2016 年版,第 410 页。
                  ⑤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5 页。

                                                                                     · 37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