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第6期
P. 149
2019 年第 6 期
系。关于携带象牙、毒品等违禁品的严重后果,虽有多则安全提醒,但屡有中国公
民以身试法;国内个别旅行社不顾有关叙利亚、伊拉克局势极度危险的警告,仍组
①
织游客前去旅游。 这些“无畏之举”让当事人面临牢狱之灾和性命之忧的极大风
险。不顾提醒,携带现金使海外中国游客成为盗窃犯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一些针对
华侨商铺和中资企业的抢劫犯罪与此有关。例如,2017 年年初以来,利比里亚发生
多起涉及中国公民的偷盗、抢劫案件。中国使馆针对此发布的安全提醒中就包括“勿
②
在家中存放大额现金”。 2017 年 9 月,3 起中国公民在刚果(金)首都遭匪徒持
③
枪抢劫案均发生在收取货款的途中。
二是中国人侵害中国人的海外犯罪活动。例如,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屡屡发生中
国公民被骗参与赌博案件,往往犯罪分子和受害人都是中国人。例如,2017 年 7
月,菲警方在首都马尼拉破获了一个涉嫌在赌场内放贷、绑架勒索赌客的犯罪团伙,
④
其成员绝大部分为中国公民。 在柬埔寨发生多起涉中国公民劳资纠纷事件,其中
不少当事人听信朋友、熟人或同乡的口头承诺,在国内轻易向他人缴纳大额中介费
⑤
到柬后被层层转包。
第三,在海外安全风险预防宣传方面存在不足。海外中国公民违法违规行为部
分原因是当事人心存侥幸,“知法犯法”,但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公民并不了解相关
规定,尤其是一些关于出入境签证和居留的规定。例如上文提到的以非空中交通方
式抵达某些目的地国家须专门到移民窗口办理入境手续,否则会造成出境受阻;某
些国家要求出境须提供相应证明文件;坐火车途径国家要办理过境签证、团体免签
需提交名单等。
以上各类风险给海外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安全带来威胁,尤其是当一些国家局
势发生动荡时,中国公民、中资企业和华侨商铺往往成为暴力袭击目标,这使海外
中国公民的正常生活和中资企业海外发展遭遇严峻挑战。如 2017 年 3 月,随着巴
① 赵海涵:《用领事保护立法来震慑“巨婴”公民》,法治周末网,http://www.legalweekly.cn/
article_show.jsp?f_article_id=15405。
② 中国驻利比里亚使馆:《提醒在利中国公民及机构注意人身财产安全事》,2017 年 3 月 3
日, http://lr.china-embassy.org/chn/lsfw/t1442799.htm。
③ 中国驻刚果(金)使馆:《驻刚果(金)使馆提醒我公民加强安全防范》,2017 年 9 月 26
日,http://cd.chineseembassy.org/chn/lqfw/lstx/t1496739.htm。
④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提醒赴/在菲中国公民警惕赌场借贷陷阱》(此提醒长期有效),2017
年 7 月 24 日,http://ph.china- embassy.org/chn/lsfw/lsbh
⑤ 中国驻柬埔寨使馆:《再次提醒在柬中国公民循正规途径来柬工作》,2018 年 7 月 19 日,
http://kh.china-embassy.org/chn/lsfws/t1578542.htm。
· 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