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4期
P. 8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反恐过程中的主导性隐喻及其后果
身范畴。
隐喻的形式为:“A 是 B”。A 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B 称为“源域”
①
(source domain)。 源域通常是清晰的、具体的,而目标域通常是模糊的、抽象
②
③
的。 在教学中,源域通常是熟悉的,而目标域通常是陌生的。 例如,在“恐怖
主义是不受欢迎的植物”的隐喻中,源域是不受欢迎的植物,目标域是恐怖主义。
通过源域对目标域的投射(mapping),源域的部分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上。例如,“植
物”隐喻表明恐怖主义有产生的“根本原因”(root cause),需要“根除”。但植物
的其他特征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则被视为与恐怖主义无关。
隐喻的内部系统包括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或称隐 喻概念
④
(metaphorical concept)和隐喻表达(metaphorical expression),它们有所不同。 概
念隐喻是源域对目标域的投射,而隐喻表达是对概念隐喻的实例化。概念隐喻不一
定在话语中明确可见,但隐喻表达是直接可见的。例如,“我们(美国——引者注)
需要对容忍、资助和庇护恐怖主义的国家采取更多行动,‘根除’恐怖主义,全世
⑤
界放心,我们将会这么做” 以及“他们(美国军人和情报人员——引者注)的工
⑥
作是发现‘本土’(homegrown)恐怖分子” 这两个隐喻表达,都利用了“恐怖
主义是不受欢迎的植物”这一概念隐喻。像这样的隐喻表达,在人们的交流中是如
⑦
此自然、如此普遍、如此熟悉,以至人们没有意识到它们是隐喻。 只有意识到隐
喻无处不在,人们才能谨慎接受和使用隐喻,缓解隐喻带来的陷阱。
(二)隐喻的地位
① [美] 乔治·莱考夫、[美] 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何文忠译,杭州:浙
江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218 页。
② [美] 乔治·莱考夫、[美] 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何文忠译,杭州:浙
江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103、252 页。
③ Hugh G. Petrie and Rebecca S. Oshlag, “Metaphor and Learning,” in Andrew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579-609.
④ [美] 乔治·莱考夫、[美] 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何文忠译,杭州:浙
江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4 页。
⑤ “Terrorist Attacks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 Continued,” Congressional Record, Vol. 147, No.
118, 2001, pp. S9312-S9313, https://www.congress.gov/crec/2001/09/12/CREC-2001-09-12-pt1-PgS9302-
2.pdf.
⑥ “Executive Calendar,” Congressional Record, Vol. 165, No. 145, 2019, p. S5429,
https://www.congress.gov/116/crec/2019/09/11/CREC-2019-09-11-pt1-PgS5419-3.pdf.
⑦ 涉及恐怖主义的概念隐喻和相应的隐喻表达,本文标注了引号。这些提示是启发性的,
而非限定性的。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