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62
“战略时间差”与中国的战略安全
建构主义似乎暗示了一种进化论的观点”,“其时间观体现了西方文化霸权”。
①
温特强调,无政府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间一起变化的,即时间在某种
意义上也在“建构”文化。这与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显然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上述时间观都是宏观时间观。宏观时间观或曰“长时间”观 在国际战略
②
层面和国际关系层面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时间是战略规划的内在要素,但战略研究
总是忽视时间。 尤其是微观时间即具体博弈中的瞬间时间,基本上不会在战略规划
③
和战略目标中有任何位置,因为判断战略安全总体态势的时候,“长时间”考察更具
有科学性,也更能把握其发展趋势。这大概是因为微观时间所“容纳”的只是具体的
事件,而不是长远的战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微观时间观在国际战略层面完全没有
意义,微观时间运用得好,往往会对战略制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引入“战略
时间差”的概念来分析国际战略博弈和博弈各方的战略安全,其中的时间观既包含宏
观的时间观,也包含微观的时间观。另外,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所谓“宏观时间”“微
观时间”不是规范性概念,本文主要是指在博弈中的时间长度。而时间的长度也是相
对的,博弈延续时间有的是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这可以归为宏观时间;而博弈延
续时间只是瞬间性的,则归为微观时间。
二 “战略时间差”的内涵
“时间差”在国际战略博弈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用好“时间差”,一方面可
以回避对手的锋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己方有机会做好进攻准备。在战略决策上巧
妙地利用“时间差”,使在这个时间上所作出的决策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引发的是
具有战略性的结果。这样的“时间差”,我们称之为“战略时间差”。不过,尽管
是战略与时间结合在一起,但“战略时间差”中的时间观并不都是宏观时间观,也
包括微观时间观。正如前面所述,国际关系研究中关于时间的研究早已有之,但大
多数是宏观的时间观,战略问题与微观时间结合起来的情形,在国际关系、战略研
究领域中均比较罕见。那么,如何对“战略时间差”的时间进行分类?
① 袁伟华:《时间与空间:新型国际关系的时空观》,《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 年第 3 期,
第 29 页。
② 有学者认为,在欧洲“年鉴学派”那里,历史分为“长时间”“中时程”和“短时段”,
而所有的“时间”都会对当下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参见程亚文:《世界政治中的“时间”——
试论 21 世纪初世界政治的范式变迁》,《欧洲研究》2004 年第 4 期,第 2 页。
③ 徐进:《时间维度与战略目标》,《国际政治科学》2021 年第 1 期,第 1 页。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