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3期
P. 60
“战略时间差”与中国的战略安全
一 引 言
战略安全总是与战略机遇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战略机遇塑造战略安全,
而战略安全也会制造新的战略机遇。战略机遇是时间与空间良性互动的结果,而时
间总是空间中的时间,空间又与时间共存。所谓“机”就是指天运之变化、日月之
运行,这体现的是时间;“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运”则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的
融合。 所谓“遇”就是“不期而会”, “遇”从寓声,“寓”本义为寄居,从
②
①
禺声,“禺”为“十里之地”, 所指的是空间。所以,无论是“寓”还是“禺”
③
都有空间的意义;而“辶”与行动有关,也就与时间上的“运”有关。因此,所谓
“时间差”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时间换空间”,这里所说的时间是平常意义上
的时间,空间则是人们在运用时间过程中的时间间隔即时间本身的“空与间”,而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
本文讨论的“战略时间差”, 就是讨论对时间的运用以及在战略安全中正确
④
把握时间中的空间,从而抢占战略博弈的优势地位并谋取新的战略安全。时间在战
争中常常得到重视,例如《孙子兵法》指出,“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
之可胜”, 意思就是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先做到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再
⑤
捕捉时机战胜敌人。孙子在这里强调的就是时间。
时间被用于战略上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时间点。例如,巴里·布赞(Barry
Buzan)和乔治·劳森(George Lawson)提出了“基准时间”(benchmark dates), 用
⑥
来指宏观历史过程的临界点。 二是时间段。基准时间作为一个临界点是与某一个
⑦
时间段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间段内的关键“转折点”就是基准时间,而事件的发
① 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 2013 年版,第 441 页。
② 邵晋涵:《尔雅正义·释诂下》,李嘉翼、祝鸿杰点校,中华书局 2017 年版,第 110 页。
③ 黎翔凤:《管子校注·侈靡》卷第三十五,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 2004 年版,第 690 页。
④ “战略时间差”的概念是笔者在 2017 年 9 月提出来的,并认为把握“战略时间差”,避
免与守成国展开战略强攻,这对崛起国来说是最大的智慧。本文也正是对该文的深化和拓展研究。
参见胡键:《把握“战略时间差”是国家的一种战略能力》,腾讯网,https://cul.qq.com/a/
20170910/003423.htm。
⑤ 孙武:《孙子兵法·形篇》,黄朴民译注,岳麓书社 2011 年版,第 54 页。
⑥ Barry Buzan and George Lawson, “Rethinking Benchmark Dat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20, No. 2, 2014.
⑦ 巴里·布赞、乔治·劳森:《20 世纪国际关系领域的基准时间:历史视角中的三次世界
大战》,赵雪丹译,《国际安全研究》2015 年第 4 期,第 33 页。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