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5期
P. 107
2022 年第 5 期
的新兴技术。 鉴于新兴技术在美国未来作战体系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不断冲
①
破限制,以国际军控体系的稳定性和大国间的力量平衡为代价,塑造自己的优势地
位。这预示着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技术扩散及与盟友的军事合作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
间内持续深化,盟友与美国合作的动力可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却缺乏足够的意愿去
管控新兴技术扩散产生的风险问题。据此,亚太地区的常规军备竞赛存在进一步加
剧的可能,这也给中国寻求联合周边国家共同进行冲突风险管控增加了更多的变数。
(三)美国极力追求对华胁迫的片面逻辑会从根本上危害中美战略互信
拒止性威慑和惩罚性威慑一样,其成功也有赖于与对手之间形成某种确认威慑
效力的共识性安排,即与对手达成某种政治协议。在冷战时期战略稳定的形成过程
中,以 20 世纪 70 年代的系列战略性军控条约为代表,美苏之间的这种政治妥协最
终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对美国来说,其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要想取得真正效果,
理论上的一大难题即在于如何在加强自身拒止力量建设和对盟友安全承诺的同时,
避免过度刺激中国。但目前来看,美国不断强调拒止能力和力量建设,过分突出对
盟友的安全保护或绑定盟友进行对华拒止合作,消极对待中国的地区安全关切,甚
至极力施加对华胁迫,其威慑战略的“威慑”效果也就必然渐趋淡化。
以美日同盟为例,日本在制衡中国的问题上与美国有着共同利益,试图通过强
化日美安全合作为日本在地区摩擦中获益。但双方的利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 一
②
方面,美国希望尽可能不要触发对中国进行导弹攻击的门槛,极力避免与中国之间
的冲突升级; 另一方面,日本必须有效减少本土可能受到的导弹攻击,并要求美
③
国第一时间介入。鉴于这种矛盾,日本一度质疑美国在所谓“遏制中国崛起”方面
的可靠性和加入制衡联盟的必要性。为稳固安全承诺,美国转而突出以导弹防御合
作为代表的拒止性威慑能力的必要性。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加快了追求全面拒止
性威慑能力的步伐。 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增加了日本以“行使集体自卫
④
权”为名干涉地区安全事务特别是台海事务的可能性。美国此举表面上是为了兑现
① Christopher A. Bidwell and Bruce W. MacDonald, “Emerging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Potential Threat to Strategic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FAS, September 2018, p. 4,
https://fas.org/wp-content/uploads/media/FAS-Emerging-Technologies-Report.pdf.
② 江天骄:《同盟安全与防扩散:美国延伸威慑的可信度及其确保机制》,时事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204 页。
③ Jonathan Solomon, “Demystifying Conventional Deterrence: Great-Power Conflict and East
Asian Peace,”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Vol. 7, No. 4, 2013, p. 134.
④ 黄钊、宋德星:《安全战略转型下日本导弹防御计划的二元取向与地区影响》,《世界
经济与政治论坛》2020 年第 6 期,第 57 页。
·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