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2期
P. 23

2023 年第 2 期

               种主权分置的思路,就是层化研究的一个样本。它使得旧时意义上的主权观念不再
               只有国家政治安全方面的含义,而是更能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加以运用,建立起原
               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静态的身份与动态的权益融会一体的新主权观。

                   再举一例。美国官方对其他国家在海洋领域的活动经常说三道四、横加指责,
               自己却拒绝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种“双标”言行受到包括中国在内很多
               国家的不满与抨击。然而,用“层化”方法仔细梳理美国各个层面的海洋存在和利

               益结构、涉海法规与执法过程、军事与民用不同领域的海洋行为与态度,就会发现,
               美国实际上既是当今世界海洋领域的最大利益攸关者,也是海洋法体系强力的制定
               者和执法者。美国没有签署和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代表它不以这样那样
               的方式卷入乃至支配海洋国际关系。美国海军在全球各个海域的基地及其威慑作

               用,纽约港对各国油轮防泄漏船体结构建造的规定及其后果,大量美国商船货轮和
               船员在公海及他国的停泊带来的诸多法务法规,美国各级政府和法律机构处理海
               难、打击海盗和各种海上犯罪的尺度及索赔方式,美国跨国公司和私人在国际海底

               的资源开发利用时沿袭的协议默契(protocols),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不仅涉
               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样宪章层级的条文落实,更关乎海洋领域日常的各种硬
               法和软法、成文法和习惯法的推进及效能。研究判断这个超级大国的海洋行为,绝
               非仅仅抨击“双标”那般简单,而应看到其中包含“霸权”“王道”的杂糅,看到其

               多面性和复杂性。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海洋大国来讲,在学会拒绝对手蛮横无理的
               同时,应借鉴其有理有利的成分。这种新的思路及研讨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有利于
               中国应对美国及一些国家在南海、东海、台海挑起的涉华安全事端,也有利于带动

               军队和外交机构之外更多民事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参与处置,形成新时代维护中国海
               洋权益的全新合力,带动周边海洋国际关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笔者近期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力建设
               研究”,也在尝试用“层化”路径推进。中国作为超大国家和多元社会,人口和幅

               员规模相当于几十个中等强国,制度与观念形态丰富,具有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联合国安理会来自发展中世界唯一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等多重身份,综合国
               力接近世界头号强国,承担国内国际双重改革使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安全能

               力与外交能力须是多层面、跨领域、分阶段的范畴,学术研究也须与之相适应。新
               的大国外交,讲究国家间政治向世界政治的转型,强调参与主体的多样与创新。在
               中国,中央外交与地方外事的关系有很大的潜力:近一半省区地理上涉疆涉边,外
               事职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地方外事干部的素质与能动性相当程度上可以推动整


                                                                                     · 2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