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5期
P. 48
oྒ৽pफ൙߄ؿᅚࠣఃؓಆ౯ᅞ໗קྟ֥႕ཙ
使得美军有望将天基通信终端延展到班、排等战术层级,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战场信
息优势。考虑到只有极少数国家有能力建设类似“星链”的巨型星座项目,其他国
家只能在巨大信息劣势下作战。 在 2022 年乌克兰危机中,“星链”手持机所提
①
供的信息优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这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极分化局
面下,爆发局部战争和地缘政治危机的风险也将进一步放大。
其次,“星链”可能招致对手的非对称制衡。近年来,面对美国极力打造的“核
技术—空间技术—信息(人工智能)技术”新“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威慑体系,
相关国家不得不采取多域化、非对称的制衡措施。 俄罗斯等国试图降低对传统核
②
威慑力量的路径依赖,提升在太空、网络、高超声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战
略威慑能力,积极构建针对美国的非对称的全域制衡机制,实现核威慑、太空威慑、
网络威慑以及常规威慑手段之间的灵活组合和优势互补。 鉴于“星链”为美国战
③
略打击力量提供了广泛的情报侦察、监视预警和动能打击等能力支持,对手在单一
的核能力对抗中难以维持战略均势,通过复合战略手段实现战略稳定就成为合理的
选择,由此也将围绕“星链”的安全博弈从太空与核领域拓展到网络空间、人工智
能等领域,进而引发一系列跨域安全危机。
网络空间被认为是实施非对称制衡的重要领域。网络空间天然具有攻易防难的
属性。相较于核打击能力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追上,网络军备能力的发展所需资源
少,容易在短期内实现赶超,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施非对称制衡的可行性。 作为
④
史上规模最大的巨型星座系统,“星链”高度依赖互联网络实现星座、传感器、地
面站和用户终端之间的紧密耦合,也使得对手将网络攻击视为重要的反制衡手段。
有的学者指出:“因为使用物理手段攻击数量庞大的卫星并不经济,随着目标数的
增加,所准备的投资也成比例地增加。但网络攻击就不一样,针对一个目标和大量
同类目标所需要的投资近乎一样,而且网络攻击还能减少太空碎片造成的附带杀伤
⑤
和自我误伤。” 伴随“星链”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美军对于商业部门所
① 俞润泽、江天骄:《“星链”对太空军控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22 年第 6 期,
第 36-37 页。
② 徐能武、黄长云:《太空威慑:美国战略威慑体系调整与全球战略稳定性》,《外交评
论》2014 年第 5 期,第 64 页。
③ 罗曦:《美国构建全域制胜型战略威慑体系与中美战略稳定性》,《外交评论》2018 年
第 3 期,第 37 页。
④ 刘杨钺:《网络空间国际冲突与战略稳定性》,《外交评论》2016 年第 4 期,第 114 页。
⑤ Vincent Manzo, “Deterrence and Escalation in Cross-domain Operations: Where Do Space and
Cyberspace Fit?” Joint Force Quarterly, No. 66, 2012, p. 10.
·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