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201804
P. 127
2018 年第 4 期
叛乱与反叛乱进入相持阶段,这也符合本文关于叛乱方坚持使用有区别暴力情况
下叛乱将持续的分析结果。此时,对于坚持有区别暴力平叛策略的国家政府来
说,通过谈判和政治让步争取温和派的意义在于,通过温和派发挥的作用使得叛
乱可以不升级,此时如果叛乱方不满意叛乱仅仅保持持续的情况,或者面临的战
略环境出现不利于己方的改变时,叛乱组织将有动力改变策略,从而转而使用无
区别暴力。前文提到,印度英迪拉政府开展“蓝星行动”,开启了政府对锡克叛
乱的无区别镇压,但效果适得其反,接任的拉吉夫·甘地(Lajiv Gandhi,1984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间担任印度总理)决定调整平叛策略,选择与当时锡克温和
派代表、时任阿卡利党主席的隆格瓦尔(Harcharan Singh Longowal)合作打击叛
乱。但是叛乱组织在有区别暴力袭击策略下,继续强调锡克族群的认同和生存危
机,树立了自己是族群利益代言人的有利形象,在锡克民众中的支持基础不断扩
大。因此,虽然一段时间内,印度政府坚持了有区别使用暴力的平叛策略,当地
温和派政府前期有主导平叛的动力,但叛乱组织坚持有区别暴力袭击策略,使得
自身民众基础得以保持,叛乱与反叛乱局势陷入僵持阶段。
印度政府平息锡克叛乱的转机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早期,叛乱
组织呈碎片化发展趋势,当时主要的四个叛乱组织(包括巴巴尔·哈尔萨、宾德
兰瓦里猛虎组织、卡利斯坦突击队和卡利斯坦解放力量)实力不断发展,各个组
织之间发展出的行动小组数以百计。 但是叛乱进入相持阶段,各叛乱组织对于
①
叛乱形势日益失去耐心,不仅叛乱组织之间相互争夺叛乱领导权,各行动小组之
间争夺地盘等现象也层出不穷,这给了前文提到叛乱“投机者”可乘之机,加剧
了叛乱组织面临的集体行动困境。叛乱“投机者”并不热衷于分离主义目标,吸
引他们的是加入叛乱可能带来的工资或战利品,被捕之后的叛变则可能对组织带
来巨大损害。为了维系自身的生存和日常行动的开支,很多叛乱分子日益依靠对
普通锡克民众进行暴力恐吓来获取收入和资源,普通锡克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②
受到的威胁日益增多,对叛乱组织的反感也日益加强, 这直接削弱了叛乱的民
众基础。纳拉辛哈·拉奥(P. V. Narasimha Rao,1991 年 6 月至 1996 年 5 月间任
① Times of India, February 9, 1992, p. 15,转引自 Paul Wallace,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errorism in India: The Crisis of Identity,” in Martha Crenshaw, ed., Terrorism in Context,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394。
② Stathis N. Kalyvas, “The Ontology of ‘Political Violence’: Action and Identity in Civil Wars,”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 1, No. 3 (September 2003), pp. 475-494.
·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