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201804
P. 132

“革命者的失望”与“革命联盟”内部分裂

            分别是“革命联盟”组成、运作与转型。在政治运动胜利前,“革命联盟”的关键
                                       ①
            问题在于这一联盟能否组成,   而在政治运动进行之中,联盟内部成员的变化是该
                             ②
            阶段讨论的重点,   而在政治运动胜利后,联盟下一步怎么转化则是此阶段研究的
            重点。而“革命者的失望”属于第三阶段的研究问题。一般而言,在此阶段“革命
            联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联盟内部的分裂问题。联盟内部的分裂问题是指在夺取政
            权的目标完成后,“革命联盟”内部的各个势力开始为了自身政治利益与主张而相

            互竞争的过程。
                 在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中,“革命联盟”分裂的不同形式及其产生影响是不同
            研究的焦点。有的研究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分析“革命联盟”分裂后导致极化现象与
                             ③
            政治暴力的关系。   还有学者的研究分析“革命联盟”内部组织结构最终与政治运
                                            ④
            动后分裂形成的政党体系的关系。   而本文研究分析的问题“革命者的失望”则从
            政治运动参与者的主观认识入手,分析导致不同参与者对运动满意程度认识发生变
            化的影响因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革命者的失望”是属于“革命联盟”分裂研

            究中的一个部分,其反映了“革命联盟”分裂的相应特点,但是“革命者失望”本
            身并不直接等同于“革命联盟”分裂的结果。“革命联盟”的最终分裂结果是在行
            为体主观意识、行为以及外部约束条件共同影响下发生的,本文所提出的“革命者
            的失望”代表了其中主观意识分裂的部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等同于这就



                ①  这一部分研究在社会运动与内战等抗争性政治中都有体现,具体的研究可参考
            Mohammad Kadivar, “Alliances and  Perception Profiles in the Iranian Reform Movement, 1997 to
            2005,”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78, No. 6 (December 2013). pp. 1063-1086。此研究讨论在
            伊朗的社会变革运动时期,不同社会组织转换结盟的情况,其认为行为体的主观认识是影响此变
            量的关键。内战中的反对派联盟变化过程可参见 Fotini Christia, Alliance Formation in Civil Wa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周亦奇:《内战反对派武装的联盟构建与内部冲突
            ——以叙利亚内战为例》,载《国际安全研究》2017 年第 2 期,第 125-147 页。
                ②  经典的研究可参考 Jeff Goodwin, No Other Way Out: State and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1945-199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Charles Tilly,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Boston: Addison-Wesley, 1978。
                ③  根据美国学者杰克·戈德斯通(Jack Goldstone)的研究,革命联盟的转化可能会出现一
            种极化与瘫痪的情况,革命联盟内部分裂最终演变为严重的暴力冲突,先前并肩战斗的盟友变成
            了相互敌视甚至自相残杀的敌人。参见 Jack Goldstone, “Cross-Class Coalition and the Making of
            Arab Revolts of 2011,” Swiss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17, No.4 (December 2011), pp. 457-462。
                ④  此研究分析了波兰团结工会松散的组织与捷克公民论坛不同组织结构,最终对东欧剧变
            后相关国家政党制度化的影响。参见 Herbert Kitschelt, Zdenka Mansfeldova, Radoslaw Markowski
            and Gabor Toka,  Post-Communist Party Systems: Compet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arty
            Cooper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130 ·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