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1804
P. 18
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 40 年(1978-2017):脉络、意义与图景
析“总体国家安全观”及探索国家安全内涵、学科、战略、能力的热潮,年度“国
①
家安全十大事件”持续发布,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得到深化,
NTSS 的年度报告、教材、学科等与时俱进(见表 1)。二是对“一带一路”、“人类
命运共同体”、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问题的热度持续高涨,与此相应的安全观则提出
②
③
了“共享安全”的“中国视阈”、“非传统安全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等设想,
④
⑤
还针对不同问题领域提出了“镶嵌安全” “场域安全” 等丰富的新的解释范
⑥
畴,基于中国话语和主张的 NTSS 的“中国学派”正式提上研究议程, NTSS 具
备了十分明晰的“中国路径”(China Approach)或“中国范式”(China Paradigm)
的理论自觉,并广泛体现在范畴、学科、方法和决策等领域。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学术风格的转向是:改革开放之初,
学者只能以模糊的“非传统”的安全认知自觉或不自觉地关照诸多不同于“传统安
全”的现实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研究者开始从对安全现象的被动反应
转向对安全问题的自觉反思与前瞻思考,在问题识别与理论建构中反思问题本原、
探寻问题规律,逐步从技术性、细节性、个别性研究而拓展为高层性、宏观性、整
体性研究,研究成果更多地受到决策高层的重视与运用,高层决策动态也在相当程
度上指导着研究的旨趣转向。
非传统安全在官方决策中地位的变化,呈现“被忽视——边缘性——中心圈”
的过程。1978 年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食品、用水、环境等“非军事性”问题都
被置于“国家安全”范围之外,可以说是一个被国家安全“忽视”的时期。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1 世纪初期,“非传统安全”开始出现在个别高层文件和个别
①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研项目组”从 2012 年起组织评选年度国家安全十大
事件,至 2017 年已连续发布六年。
② 余潇枫:《共享安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中国视域》,载《国际安全研究》2014 年第 1 期,
第 4-34 页;余潇枫、王梦婷:《非传统安全共同体:一种跨国安全治理的新探索》,载《国际安
全研究》2017 年第 1 期,第 4-25 页。
③ 郭楚、徐进:《打造共同安全的“命运共同体”:分析方法与建设路径探索》,载《国际安
全研究》2016 年第 6 期,第 22-46 页。
④ 余潇枫、周冉:《镶嵌安全:构建中国周边信任的新视角》,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17 年第 1 期,第 150-170 页。
⑤ 余潇枫、赵振拴、廖丹子:《从“国门安全”到“场域安全”——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非传
统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年版。
⑥ 中山大学魏志江教授认为,余潇枫教授提出并论证的“共享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研究“中
国学派”的理论范式。参见余潇枫、魏志江:《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15 年版,第 128-158 页。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