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1805
P. 29
2018 年第 5 期
代价,换取伊斯兰世界的支持等。这种重视外在伊斯兰形式、忽视内在本土伊斯
兰内容的组织信念,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摩洛穆斯林的认同感。目前,摩洛民族解
放阵线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都与中央政府进行过和谈,主张以一种“自治”方
式实现摩洛穆斯林的诉求,但这种和谈几经反复,始终难以完全达成一致。
极端旗帜:相对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阿布沙耶夫组织
从创立伊始就更为激进与极端,其目标是在菲律宾南部建立宗教性伊斯兰国家。成
立之初,阿布沙耶夫组织因力量弱小,一度被认为是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的分支。
1991年8月,阿卜杜加拉克·简加拉尼首次公开使用阿布沙耶夫组织的名字,并制造
了菲律宾南部城市三宝颜市的港口爆炸案,随后又袭击了当地机场和天主教堂。最
初,阿布沙耶夫组织的意识形态受阿卜杜加拉克·简加拉尼宗教、政治思想的影响
极大,诸多追随者都承认阿卜杜加拉克·简加拉尼不止是他们的领袖,还是他们思
①
想的灯塔(ideological beacon)。 阿卜杜加拉克·简加拉尼领导下的阿布沙耶夫组
织坚持“为安拉而战”“为伊斯兰而战、不惜一死”的口号,鼓励穆斯林民众参与
到“圣战”中,以实现纯正的伊斯兰意识形态。1998年阿卜杜加拉克·简加拉尼死
后,其弟卡扎菲·简加拉尼(Khadaffy Janjalani)获得领导权。卡扎菲·简加拉尼比
他哥哥更为极端,他不仅是一个爆炸专家,还主张以更极端的手段对抗政府军,如
对人质进行“斩首”等。这一阶段,阿布沙耶夫组织的极端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21世纪之初,阿布沙耶夫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地区恐怖主义的重要力量之一,
先后多次实施恐怖袭击、绑架勒索等活动。美国(1997年)、联合国(2001年)
②
等先后将阿布沙耶夫组织列为为恐怖组织。 九一一事件后,东南亚地区恐怖主
义的发展一度达到高潮,如2002年举世震惊的巴厘岛恐怖袭击事件、2003年印尼
万豪酒店爆炸案、2005年巴厘岛再次遭遇恐怖袭击,等等。尽管此阶段阿布沙耶
夫组织并未直接参与东南亚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但受此影响, 它得到了进一步的
③
发展壮大。据悉,鼎盛时期的阿布沙耶夫组织约有4 000人。 2005年后,东南亚
各国纷纷制定更为系统、严厉的反恐政策,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进入低谷期,阿
布沙耶夫组织亦开始沉寂。
① Rommel C. Banlaoi, “The Abu Sayyaf Group: From Mere Banditry to Genuine Terrorism,”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No. 1 (2006), p. 250.
② Abu Sayyaf Group, Counter Extremism Project, p. 21, https://www.counterextremism.com/
threat/abu-sayyaf-group-asg.
③《新闻特写:菲律宾阿布沙耶夫组织恶行录》,中华网,2001年6月11日,http://news.
china.com/zh_cn/international/1000/20010611/10043241.html。
· 27 ·